经典袅袅绕时光

作者: wl泉水叮咚 | 来源:发表于2019-03-08 17:03 被阅读130次

    阿根廷著名作家博尔赫斯说:“经典是一个民族或几个民族长期以来决定阅读的书籍,是世世代代的出于不同的理由,以先期的热情和神秘的忠诚阅读的书。”无论阳春三月,还是酷暑骄阳,只要走近经典,走进经典,就进入了一个唯美的世界:那里夏可赏十里荷花,秋可观三秋桂子;那里有至善至真的心灵,有孤寂的灯火、沧桑的人生,有诗人的低唱,仁者的求索。

    经典亦诗,亦画,亦歌,亦文。仔细咂摸,品味其间,或香、或甜、或酸、或辣,它们组合在一起就成了经典的味道,如举一壶陈年佳酿,如品一杯深山香茗。经典,“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经典,有的温馨,有的悲凉,有的婉约,有的隽永。经典,仿佛是一块温润的玉,晶莹剔透,毫无杂质,即使把它放到其他首饰中,也能显示出耀眼的光芒。一本经典,可以是清澈见底的小溪,清亮迷人,让你禁不住想掬一捧,让它在自己的指缝里流出;一本经典,也可以是深不可测的瓦尔登湖,始终诱惑着你的眼睛,让你禁不住为它沉迷,为它疯狂。

    经典是什么?经典是《诗经》里那丛摇曳了千年的蒹葭,是《楚辞》中的荡漾的“沧浪之水”,是唐诗里的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宋词中的金戈铁马稻香蛙鸣,元曲里的霜林醉染小桥流水。是孔子周游列国后带着年轮的“大仁大义”,是司马迁惨遭宫刑后的“史家之绝唱”,是曹雪芹举家食粥后的“一把辛酸泪”,是蒲松龄茶余饭后的“不了情”,是巴尔扎克流浪街头后的《人间喜剧》,是保尔·柯察金的人生历练,是鲁滨逊在荒岛上的愁苦日记,是《二泉映月》里阿炳的沧桑岁月。

    有人说,经典仿佛一年四季,或恬淡如春,或激情似夏,或充实如秋,或静思如冬。虽历经沧桑,却依旧口齿噙香,余韵悠长。贺知章在盛唐栽下的那棵柳树,依然婀娜多姿,年年被春风吟咏。寒山寺里的袅袅钟声,依然能敲出“天籁之音”。那月的千里婵娟,夜夜照亮无寐人的寂寥,那床前的明月光永远是思乡的霜露。在经典里,我们可以体味到“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静谧,“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洒脱,“人比黄花瘦”的憔悴,“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忠贞,“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自爱和“斜风细雨不须归”的闲适。心可随李白仰止天姥山,足可随徐霞客登临黄山;漫步汨罗江,体味屈原的拳拳爱国之心;平卧荒村,感受放翁的爱国情怀;来到边城,感动于那纯美的人心、凤凰的风情。时间在经典中化为永恒,精神在经典里成为不朽。

    经典,不一定煌煌万言,不一定妖娆华丽,但每一句话的背后都蕴藏了无穷的玄妙。可以说,每一部经典,都是一片情感的花圃,思想的世界。阅读经典,就是站在巨人肩膀上思考,不断获得心灵的涅槃,就是沐浴在大师智慧的河流中逐渐净化自己的灵魂,就是沉浸在贤哲们思想的波澜中提升生命的境界。我从“只要你是天鹅蛋,就是生在养鸡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安徒生童话》)中找到自信,从“宽宏大量,是唯一能够照亮伟大灵魂的光芒”(《巴黎圣母院》)中获得品质,从“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雪莱诗选》)中看到希望,从“人不是单靠吃米活着的”(巴金《灯》)中重塑精神。

    不知谁说过:“我们的昨天太短,我们的明天太远。”那就让我们从今天开始,在袅袅的时光里,无须矫揉造作,抛开功利杂念,用心去感受,去回味,让心灵在经典的慰藉中憩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经典袅袅绕时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sxd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