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专栏链接:简书版权中心年度大课:更“无用”的写作课
![](https://img.haomeiwen.com/i3092571/09463aab8f07785b.jpg)
虽说挺落入俗套的,我想谈的书是《平凡的世界》,不过经典永远值得,值得我们去个人体会,自我解读。
初读《平凡的世界》是在大学期间,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在图书馆找书时,寻到了它。当时也不知它的种种有名,只是觉得很有趣,与众不同,一口气便读完了它前两部,可惜最后一部都被同学借完了,没能有机会读上。
再读是前两个月,工作之余有了阅读的心态和时间,好好静下心来,把它重温了一遍,完整的欣赏了整个世界再平凡的过程。
书中的世界,现在想想仍能铺满我的整个心房,那个可能并没彩色电视那么多彩,但每个人物却比五彩画更动人的世界。
书中的有趣:
1.少平、少安的二叔是有趣的,他的革命思想,他对自己精神生活的追求,完全抛弃了物质的享受,那是一种大无畏、有激情的状态,为权利、为演说、为公社、为毛主席、为共产主义……
2.孙满银是有趣的,他给媳妇青春的悸动,他对未知充满向往,穿梭在蝇头苟利之间,一副极致的市井小民形象,非常能吸引读者。作者笔下人物虽都是对他的看不起、嘲讽、鄙视,不过让读者在这对比之中,也体会到了生活的多彩,人心的多样,而不仅仅只有那积极向上的一面,也存在着对立的方面。
3.书中女性的描述,大爸的女儿 润叶 二爸的女儿 晓霞,作者赋予她们新女性的特点,向往爱情,打破阶级、文化牢笼,为自己的所爱与家庭、社会对抗。相反男性在书中思想更牢不可破,直到现在也是如此,为将来、为承担责任、为女方高于自己而产生的压力以及外部的舆论,很果决的就抛弃了深爱你的女人。还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到后来还回过头来想想以前女方对自己的爱,真的是让我读了很懊恼、心痛。虽说这是我这种极致个人主义来看待这个问题的观点。
4.少平、春梅,由于互相的贫穷,年少时娇嫩的自尊心,互相抱团取暖,一起吃黑馍馍,一起看书。他们那段在所有人打完菜最后才来打菜,有时还能喝点菜汤,在我看来很能打动人,他们那段时期的友谊很有趣。
……
书中的启发:
1.晓霞回忆到总觉得少平在某方面一直让她感觉到他的不同,她相信他不会如其他人一样在农村中碌碌一生。晓霞真的又见到了他,在他在城里做揽工的时候,她知道少平是因为阅读让他身上产生了一种别人所不曾拥有的东西。这点非常打动我,老师或者朋友会说多读书,但从这里我才真正感受到了它的力量,原来它能让一个人拥有别人所不具有的魅力。
2.少平的境遇,每一次他遇到磨难,总会有一个贵人伸手相助,是那些贵人的原因吗,不是因为贵人,是因为他自己,他对他人的友善、对他人着想,才赢得他人对他同样的回报。书中,他亲戚帮他揽工的村书记搬砖时不小心留下的忌讳血迹,他为书记考虑的坦然而言,遭受了亲戚的白眼,赢得了书记的好感,帮里不帮亲,有失去也有获得。
3.少安砖厂的起起落落也是当时民营企业的一个映射,是那个图发展年代,企业的沉浮,到最后少安用自己的收获为村中盖学校,是对先富带后富的一个具体表现,是公益事业最早期的萌芽。有人富起来之后求名求利求权,去做什么署名电影的事,其实真的不如帮乡里乡亲干点实事,这点上少平就比少安看的清楚多了,最后少安也醒悟到了。
4.润叶的爱情和婚姻,愈是得不到的,便愈希望获得,最低也要把它锁在自己的记忆中,永不流逝。对于最后向前的车祸,润叶回归家庭,我不知是欢喜还是伤感,这样的结局看来是美满的,是大家可能希望看到的大圆满,心碎的润叶与身残的向前相互依偎。原本疯狂追求她的向前,润叶是看不上的,因为他与自己并不对等,直至身残基于愧疚或是身份或是双方各自的残缺,最终才能很好的生活在一起。
还有很多很多,少平、晓霞的爱,晓霞爷爷和猫等等都能让我们有所怅然,有所启发……
这次作业就写到这了,感谢老师,感谢同行路上的你们,加油!
课程专栏链接:简书版权中心年度大课:更“无用”的写作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