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又梦到了奶奶,那个会做各种美食的慈祥老人!
可她去年,走了,永远的离开了我们……
我总想她,想她慈爱的微笑,想那些好吃的美味。
于是只好自己动手。
今天,我做了一回奶奶最喜欢做的玫瑰饼。
当然,也是我儿时最爱的味道咯!
可是那玫瑰饼不是说做就能做的,需要原材料,且原材料并不容易得到。
首先,需要玫瑰花,又不是那种供观赏可以赠送礼品的玫瑰花,那是一种专门供食用的花,我们老家叫“刺玫花”。
爷爷爱种树,于是老家有各种各样的树,杏树,梨树,樱桃树,李子树,苹果树,花椒树,杨树,柳树……自然,我最爱院落墙边的那几棵刺玫花的树,虽然树枝到处都是刺,很扎人,但是它开出来的花却是又香又美的,最是招蜂引蝶。
每年农历四月左右,那墙角的刺玫树上就会开满美丽的花朵,花香四溢,于是枝头便蜂飞蝶舞,好不热闹!
这时候就到了采摘花朵的时候了,因为要做食材,花便不能开的太过,最好的就是刚刚盛开还有点含苞的花朵,只有这样的才能保留最原始的养分和香味,腌制出来的花瓣才最好。
总是由爷爷负责摘花,我帮他提篮子。
摘上一大篮子的时候,差不多树上开好的花骨朵也就差不多完了,要想再摘,就要等到下一批开放了。
那接下来,腌制这种细活就自然而然的成为奶奶的咯。
说是细活,自是比较麻烦的。
要先把花骨朵的花托摘掉,然后把花瓣用手搓到水分刚刚出来,不能太过,也不能太欠。下一步,就到了真正腌制的时候了,找个容器,或者小坛子,小罐子之类都可以,放上弄好的刺玫花,放一层,撒一层砂糖,就这样重复着,直到放完所有的花瓣。
然后先把容器盖起来,过几个小时,或者一晚上,第二天要打开盖子,用筷子把花和糖搅拌均匀,然后再盖上盖子,让它继续腌制。
过几天,等到花瓣腌制好了之后,就要把盖子密封保存,防止坏掉。用的时候拿出来就可以了。
奶奶总是会用腌制好的花瓣再经过加工,然后做成包子馅儿,或者烙饼子,那味道真的好极了,保准你吃一次就再也忘不掉了。
可奶奶走了,要想再吃到那记忆中的味道,却是不可能的了。
我拙劣的手艺怎能跟奶奶比呢?
不过,我还是想尝试。
花瓣是四月份爷爷采摘好了带过来的,然后就是我按照奶奶的程序和方法用心腌制的。

腌制好以后,我把它装在玻璃罐里,密封好,冷藏在冰箱里。
面是昨晚发好的,早晨起来,加了碱面,苏打,重新和好,然后二次醒发。
吃完中饭,面发的差不多了,就拿出腌制好的刺玫花,把面团弄成匀称的好几个,用擀面杖擀薄,放油,放馅儿,然后卷起来,重新擀薄,等到锅热了,放油,把面饼放进去,定时几分钟,不一会儿,那香喷喷的玫瑰饼就出锅了。

取一块,切开,吃起来,只觉得味道很是一般。

突然记得鲁迅先生《社戏》里的一句话:“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奶奶走了,我竟也再不能找回那记忆里的味道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