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目标出发,以终为始,反向思考,有时候更能直接击中要点,知道可以做些什么来链接考试的题型。
考试是为了检测我们的学生在这个学期的学习时间里,有没有达到我们课标中规定的要求。
那么,我们要以课标为中心,查看里面需要我们学生掌握哪些技能,看听说是理解性的,对应的题目为听力,阅读,完形,短文填空,说和写是表达性技能,对应读后续写和作业。
我今天再次做了一遍2024年新高考一卷的听力,这次认真听完了,并且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听完后,找到了一所学校对于课标一卷的解读,非常收益。
听力1 听力2结合自己的一些思考如下:
1、首先听力课链接听力题型,那么我们对于应试来说,得要把命题的规律找出来,那就去看往年真题,题目怎么出的,以什么角度来出的。
比如是What why 还是how when 等
问题所在:我们平时上课,太注重细节信息得处理,往往学生一听就能找到答案,但是在实际考试中,对于一些难一点得题目,总是出错,没有方法去做这类题,那么,在平时得上课中,就要有意识的五融入进去这类题目,设计这类题目,再结合方法,不断训练。
有哪些题型,就像阅读一样,听力中的题型也是有不同的。
主要是四类:细节,推断,主旨大意,情感,态度和观点。
题型划分细节类的题目,这个一般比较简单,主要是推断类的题目,这个需要对信息进行综合,会有难度。一旦推断类多,再加之干扰选项多,学生就容易出错。
推断类题型分类这张表把背后的命题分析得非常清楚,原来是从这些维度来的。
2、干扰选项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点,干扰选项越多,对学生来说,难度越大。就能把很多学生给绕进去,区分度就出来了。
干扰选项分析2024年一卷有22处干扰项,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之前一直忽略干扰选项的分析,这其实是一个重点。对相关信息的干扰项越多,学生就越容易出错。
而无中生有,这个比较友好,没有出现就是没有出现,可以直接判断。
二、链接义务教育课标中的三级语言理解性技能分别为
七年级:识别口语语篇(如故事,介绍,描述,通知等)的主题,大意和要点。
识别口语语篇的情境,判定说话者得身份。
八年级:获取和梳理口语语篇的主旨要以和关键细节。
在收听或观看主题相关,语速较慢得广播,电视,网络节目时,识别主题,理解大意,获取主要信息。
九年级:理解和推断日常生活中说话者的意图,如请求,计划,建议,邀请,道歉,拒绝,询问和告知等。
获取和梳理口语语篇中一系列事件的主题和因果关系,预测故事事情发展和可能得结局。
从中能看出,七八年级以理解为主,如识别主题,大意,获取主旨和关键信息。九年级就需要推断,预测,这些就得要把所听到的信息整合起来,做推断。
在学段目标中语言能力中习得与建构对应的内容为:
在听读看的过程中,围绕语篇内容记录重点信息,整体理解和简要概括主要内容
能根据听到或读到的关键词对人物,地点,事件等进行推断。
学段目标也是要对信息进行推断。
结合昨天看的那节听力课,其中主要是细节信息得处理偏多:
一听细节What 类的问题, What does Andy invite Bince to do?
二听还是细节这里的细节,更细的,说出原因。提的是Why的问题,Why does Vince turn down the invitation?
这个环节后就是来听后得语音分析。我们平时都很少做这个,需要加强。语音语调分析,可以推断说话者的态度和观点等。
如果还能再设问,就可以从推断上出发考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