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北京前,我也有个作家梦。
那时候在学校写动画片的剧本,大二时候,1500字的动画剧本拿到了2000块钱的稿费。参加系主任介绍的比赛也获得了一些奖项。特别的努力,白天学专业课,晚上码字,写了60万字的小说。
后来跟同学一起搞话剧,参加比赛,后来实习没有完整的跟组,看到他们去上海领奖,羡慕不已。
就是那时候有了作家的梦,像廖一梅写先锋话剧,像饶晓志写黑色绅士喜剧……
将来在的小剧场有一场属于自己的话剧,会有报幕员邀请那部剧的编剧也就是我,上台。
我会上台,双手伸的很高,鞠躬,表示感谢,感谢观众,感谢导演,感谢演员,感谢所有所有幕后的人等等。
但是现实跟梦想总是出入很大。
![](https://img.haomeiwen.com/i873950/e9388bce67f3a32b.png)
来北京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个培养童星的艺术机构。
孩子们有很多参加央视或者外出演出的机会,我负责给这些小朋友,写舞台剧的剧本,同时还要编辑公号,还要写唱歌的小朋友的MV拍摄脚本,不时的还要当现场执行导演。
这是说的好听,不好听就是打杂的。
当时工资3000元每月,每天在路上的时间是4个半小时,办公室是loft,小区居民楼上下两层,前一周入职做的泡沫拼成的板凳。
后来,我离职了。
不是觉得钱少,不是觉得距离远,不是觉得累,就是一次外出拍摄,在蓝色港湾,我看到很多衣着华丽带着墨镜和苹果笔记本的人, 点一杯咖啡,用电脑码字的时候,我固执的认为,他们是在写剧本或者小说。
我认为,这TM才是我想要的生活。
我怎么能跟梦想越来越远呢?我的师哥都来北漂,都又走了,我不能走。
后来的后来,就是几次碰壁以后,我发现靠剧本活着,太考验能力和机会了。
新媒体的浪潮来临,我开始从事自媒体的工作,然后工资从3000到5000,从5000到8000。
我的作家们,碎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873950/1b76b2f95e996989.png)
我开始学习,开始读书,开始用一个比较快捷的技能掌握工作技能。
我下班时间自学了阅读写作方法、新媒体运营管理、用户增长、裂变、社交电商、时间管理、目标管理以及行动管理。
我活得了工信部颁发的社群运营架构相关的认证、中科院颁发的儿童启蒙相关的证书,月薪从3000变成了10000。
![](https://img.haomeiwen.com/i873950/450bfddc3e92c961.png)
这个方法很多人,我相信简书上的朋友,不是很陌生。
遇到一个问题或者进入一个陌生的领域,我们想要快速掌握一项技能,主题阅读绝对是一个好办法,但绝对不是一个快办法。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个更快速,更高效的方法:网课
随着知识付费的兴起和冷却,我相信爱学习的朋友一定或多或少的学习了一些网课。
但是觉得学了没用,被坑了,讲的那点玩意都是吹牛逼?
经过这些时间的沉淀,网课已经烂大街了,尤其是写作课。
那如何快速掌握一门技能然后并应用呢?
去网课的平台,比如得到,比如喜马拉雅,比如荔枝千聊,比如维库等等知识付费平台,去找你想要理解的领域的网课内容。
找到以后,干什么呢?
看课程大纲!看课程大纲!看课程大纲!
把这个领域的课程大纲都看一遍,并且整理下来,整理到1个excel的表格里。
你会发现很多这一条条的大纲都是该领域的重要概念。
重复的摘取1个,然后把这些概念记录下来。
列个思维导图,归类。
然后重要的一步,去浏览器或者微信上搜索这些关键词,
并且把讲的详细,阅读量大,点赞多,留言多的内容记录到云笔记上(印象笔记、有道)等等。
然后把这些公号关注下来,尤其是定期分享同类内容的公号,收藏置顶,如果是安卓手机还可以创建快捷方式,定期查看。
在然后
集中处理,集中学习,利用大块时间梳理,学习内容
详细笔记,思维导图(必做),知识画布,知识卡片等等,保存在1个学习项目下,系统学习。
最后,还记得之前整理的那个概念表格吗?
去那个概念表格里,去所有的概念你是不是能够清晰的解释。
这个概念是什么?
这个概念会产生什么结果,这个概念是否重要,这个概念是否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这个概念我是不是知道以后该怎么处理,怎么应对,怎么去做!
如果你能够清晰全面的在心中默念出来,你就掌握了这个领域80%的的内容。
剩下的20%怎么搞定?
就得需要用后续80%的时间去,查看该领域最牛的书,最牛的公号,最牛的新闻和网站,然后想办法请教这个领域的牛人,慢慢成长。
加油,人从小到老的成长过程就是缓慢的,成功也需要时间和积累。
别着急,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
如果不是生活所迫,我希望所有的朋友都能坚持自己的梦!
别像我,起来抽烟的时候,后悔没有用!
朋友们私信我“资源”,免费获得我筛选过的网课资源,一起快速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