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

作者: YangJian杨建 | 来源:发表于2018-06-21 20:42 被阅读60次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公历6月20日,或21日,或22日。夏至这天,太阳运行至黄经90度(夏至点,目前处在双子座),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对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来说,夏至日也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一天。

  夏至的由来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公元前七世纪,先人采用土圭测日影,就确定了夏至。每年的夏至从6月21日(或22日)开始,至7月7日(或8日)结束。据《恪遵宪度抄本》:“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纬23°26'),北半球的白昼达到最长,且越往北昼越长。

  习俗

  夏至,古时又称“夏节”、“夏至节”。古时夏至日,人们通过祭神以祈求灾消年丰。《周礼·春官》载:“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周代夏至祭神,意为清除疫疠、荒年与饥饿死亡。《史记·封禅书》记载:“夏至日,祭地,皆用乐舞。”夏至作为古代节日,宋朝在夏至之日始,百官放假三天,辽代则是“夏至日谓之‘朝节’,妇女进彩扇,以粉脂囊相赠遗”(《辽史》),清朝又是“夏至日为交时,日头时、二时、末时,谓之‘三时’,居人慎起居、禁诅咒、戒剃头,多所忌讳……”(《清嘉录》)。

  夏至日是中国最早的节日。夏至日全国放假一天,回家与亲人团聚畅饮。《礼记》中也记载了自然界有关夏至节气的明显现象:“夏至到,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木槿荣。”说明这一时节可以开始割鹿角,蝉儿开始鸣叫,半夏、木槿两种植物逐渐繁盛开花。从中医理论讲,夏至是阳气最旺的时节,养生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着眼于一个“长”字。

  夏至的食材

  适宜吃什么

1、饮食宜清淡,多吃杂粮,多吃新鲜蔬菜、夏热水果和一些消暑益气、生津止渴的食品,如西红柿、西瓜、杨梅、甜瓜、草莓、桃子、李子、面条、绿豆、红小豆、小白菜、芹菜、丝瓜、绿豆芽、冬瓜、胡萝卜、苦瓜、猪肉、鸡肉、鸭肉、兔肉、鲫鱼、大枣、乌梅等。

2、少量多餐,细嚼慢咽,不宜过饱。因为夏季气候炎热,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所以要因时制宜。

3、因为随着这一高温时节的来临,人体的新陈代谢更加旺盛,会大量排汗而耗气伤津,并容易中暑,故在中药材方面可多选用荷叶、薏米、扁豆、莲子、百合、玉竹、沙参、淮山、麦冬、天冬等。

  凉面防暑保健康

夏至的到来意味着炎夏的开始,不少地方的人们都会选择食用凉面解暑。南方人一般食用的是麻油拌面、阳春面、过桥面等,而北方人主要吃的是打卤面和炸酱面。

    略增酸味,止汗固表

由于夏至出汗较多,盐分的损失较大,身体中的钠等电解质也会有所流失,所以除了需要补充盐分,还需要使用一些带有酸味的食物。

  风俗活动

    祭神祀祖:夏至时值麦收,自古以来有在此时庆祝丰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灾年丰。因此,夏至作为节日,纳入了古代祭神礼典。《周礼·春官》载:“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周代夏至祭神,意为清除荒年、饥饿和死亡。

    消夏避伏:夏至日,妇女们即互相赠送折扇、脂粉等什物。《酉阳杂俎·礼异》:“夏至日,进扇及粉脂囊,皆有辞。”“扇”,借以生风;“粉脂”,以之涂抹,散体热所生浊气,防生痱子。在朝廷,“夏至”之后,皇家则拿出“冬藏夏用”的冰“消夏避伏”,而且从周代始,历朝沿用,进而成为制度。

  运动

    运动调养也是养生中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夏季运动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天气较凉爽时进行,场地宜选择在河湖水边,公园庭院等空气新鲜的地方,有条件的人可以到森林、海滨地区去疗养、度假。锻炼的项目以散步、慢跑、太极拳、广播操为好,不宜做过分剧烈的活动,若运动过激,可导致大汗淋漓,汗泄太多,不但伤阴气,也宜损阳气。在运动锻炼过程中,出汗过多时,可适当饮用淡盐开水或绿豆盐水汤,切不可饮用大量凉开水,更不能立即用冷水冲头、淋浴,否则会引起寒湿痹症、黄汗等多种疾病。

  节气谚语

夏至东风摇,麦子水里捞

夏至东南风,平地把船撑

冬至始打霜,夏至干长江

冬至江南风短,夏至天气旱

夏至东风摇,麦子坐水牢

初头夏至十头割,十头夏至两头割,两头夏至骑拉着割

夏至狗无处走

夏至有雨三伏热,重阳无雨一冬晴

夏至食个荔,一年都无弊

芒种栽秧日管日,夏至栽秧时管时

夏至伏天到,中耕很重要,伏里锄一遍,赛过水浇园

日长长到夏至,日短短到冬至

夏至风从西边起,瓜菜园中受熬煎

夏至落雨十八落,一天要落七八砣

  夏九九歌

  我国农历中“九”是习惯用的杂节,有“冬九九”和“夏九九”。其中“冬九九”流传较广,它是以冬至那一天为起点,每九天为一个九,每年九个九共八十一天。三九、四九是全年最寒冷的季节。

  “夏九九”是以夏至那一天为起点,每九天为一个九,每年九个九共八十一天。同样,三九、四九是全年最炎热的季节。它与“冬九九”形成鲜明的对照,遗憾的是它不广为流传,其实“夏九九”确实生动形象地反映日期与物候的关系。

  夏至诗词

    《夏至日作》唐朝·权德舆

    璿枢无停运,四序相错行。

  寄言赫曦景,今日一阴生。

          《夏至》左河水

  火轮渐近暑徘徊,一夜生阴夏九来。

    知了不知耕种苦,坐闲枝上唱开怀。

      《夏至》长卿

夜半惊岚偃旗旌,朝闻远鸦方初醒。

狸奴几下偷翻书,何时听得螗蜩鸣?

  《夏至避暑北池》唐代·韦应物

  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未及施政教,所忧变炎凉。

  公门日多暇,是月农稍忙。

  高居念田里,苦热安可当。

  亭午息群物,独游爱方塘。

  门闭阴寂寂,城高树苍苍。

  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

  于焉洒烦抱,可以对华觞。

        《夏至》宋朝·张耒

    长养功已极,大运忽云迁。

  人间漫未知,微阴生九原。

  杀生忽更柄,寒暑将成年。

  崔巍干云树,安得保芳鲜。

  几微物所忽,渐进理必然。

  韪哉观化子,默坐付忘言。

      《竹枝词》唐朝·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岸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相关文章

  • 夏至,夏至…

    当节气的脚程行至夏至时,大地也正经历在炙烤中。 那种白天不敢出门,或者就想呆在空调屋里一动不动的感受,还有夜里不开...

  • 夏至无雨三伏热 夏至雨点值千金 夏至有雨,谷仓有米 芒种夏至是水节,如若无雨是旱天 …… …… 很显然,夏至有雨才...

  • 夏至(今日夏至)

    祝简书朋友们夏安! 夏至 文/小点 阳光过于热情 白昼以其极致的长度 直射在北回归线上 生命的绿色怒放 瓜豆藤蔓兴...

  • 今日夏至你吃面了吗

    今天夏至,大家吃面了吗?民谚说“冬至饺子夏至面”历来民间有这个夏至吃面的风俗,寓意长寿之意。 俗语说“不到夏至莫道...

  • 饺子印象

    之前听过“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说法,今年夏至,看朋友圈、微博都有很多晒夏至吃饺子的图片。虽然心中疑惑——夏至也要吃...

  • 二十四节气之芒种

    芒种雨涟涟,夏至火烧天;芒种火烧天,夏至雨涟涟。总之这天如果下雨,夏至那天就热;这天火热,夏至那天就雨涟涟。这就是...

  • 悠悠夏日长

    夏至,古时夏至又称“夏节”、“夏至节”。古人认为,夏至是四季中非常重要的时节,标志盛夏的来临。据《恪遵宪度抄本》:...

  • 夏至:天光尚好,余生悠长

    今日夏至。《恪遵宪度》中解释“夏至”: “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 夏至是一年中白昼最长的日子,之...

  • 那年夏至,今年夏至

    夏至,夏至 夏天终又如期而至 记忆里的碎影 斑驳了蝉鸣 时光总是容易雷同 让人感不到流逝 去年夏至 今年夏至 明年...

  • 夏至已至

    夏至 :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 夏至,古时又称“夏节”、“夏至节”。古人说:“日长之至,日影短至,至者,极也,故曰夏至...

网友评论

  • 央妙:写的很全面,加油!

本文标题:夏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tncy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