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读到老舍先生写的一篇随笔,文章的题目没有记下,只在开篇说家中有孩子之后,如何如何影响了作为写字工作者的工作。譬如,午后正要下笔,适逢小女扯住衣襟,央求老舍先生带她去动物园观看动物。一家小伙计都需要等老舍先生赚取稿费,倘若是独身一人,那倒落得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利落,就大可不必屈尊,为一些不必要的银钱搏命,如此种种。但文章落笔时,先生写下,如果没有了孩子们,那么写下的文章还有什么意义?如此看来,这是先生在享受孩子所累的过程,先生肯提笔写下这过程,已是孩子成长进入了先生的生活。
周国平先生为早夭的女儿妞妞写下一本散文集。足见这个短暂的小生命在他心中的分量。孩子,是多数家庭都有的。生养孩子过程的艰辛自不必说,对孩子成长过程的感受,千差万别。
意义,是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维度观察后,留下的痕迹。快乐的感受总是消失的迅速,悲伤保留的愈久弥新,戏剧史上流传的经典悲剧印证了这一点。这是文学的幸运。悲怆感情的产生往往震撼且影响深远,一生过多地被这样的感情所占据,那恐怕这人是不能活得长久的,但这值得。快乐是一种趣味,悲伤也是一种趣味。无论快乐还是悲伤,在每天的生活中,留下这样一点痕迹,生活就没有白过,作为人的一天就没有白存在。
儿子八个月大了,是他的出现,让我遇到了生活中从没遇到的问题,也让我重新审视了,我与父母之间的关系。陪伴是需要用时间来买单的。如果,时光能够定格在某一个点,我希望是每一个点。现在,我就开始想念刚刚出生的他;同时,也在期盼见到那个满地走动的他,甚至于那个高过我,带着一脸胡子和低沉声音的他。
儿子的快乐与悲伤在八个月的时候,可以丰富且灵活的表达。我从他那里找回了关于生活的趣味。高兴时,他便欢笑;悲伤时,他便嚎啕。在他的眼里,妈妈是他最重要的人,于是,在妈妈出现时,他会满心欢喜地拍手欢笑,寻求妈妈的拥抱,把头颈埋在妈妈的怀抱里。饥饿时,他伸出舌头,触碰他能触碰到的一切。
尝试能够概括儿子的行动,对于周围的一切物体,他都保持旺盛的好奇心。然而,物质的世界是固化的,每进行一种尝试,就意味着他的世界又多了一点定式,”这个是香蕉,这个是苹果“。但,为什么这个是香蕉,这个是苹果?或许,他现在会思考。他还拥有丰富的精神世界,而我的世界已经充满了物质和定式。我会看到,他习以为常”香蕉就是香蕉,苹果就是苹果”的一天。
在高兴的时候,儿子的双臂会像雏鸟一样,在肢体所及的空间里挥动。那样子,像极了在窝边学飞的小鸟。我时常在想象他飞起来可爱的样子,于是,我将他举过头顶,他就低头看着我,展臂飞翔。
在困倦的时候,儿子会挣扎哭泣。儿歌、唐诗、宋词、流行歌曲和口哨轮番上阵,才能安抚他。当他终于闭上眼睛,静静地蜷在我怀里睡着的时候,我抚摸他圆润的小脸上开始渐渐清晰的皱纹。从这时起,儿子以衰老的代价,在帮助我找回我对幼年那段缺失的记忆,从此,我的人生记忆开始变得完整,也重新找到了做为人一天的意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