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体悟岁月国学浅析系列之《孟子》
「浅析系列」《孟子》(万章下)第七节

「浅析系列」《孟子》(万章下)第七节

作者: 霜月洞天 | 来源:发表于2020-06-01 14:39 被阅读0次

    前言:对于第七节相比第六节而言,可以说在内容中有将近90%的篇幅涉及到了古代历史的范畴(需完全意义上从历史的角度来做赏析。但是,其中的内容多半关乎礼制的问题,与《万章下·第一节》的人物与文化的特性不符(前者,较为生硬,制度下所规定的礼节等枯燥无味,且在如今几乎不存在先前体制的影子,也无从切身体会;后者,较为鲜活,性格与特征跃然纸上,还能亲身体验文化与人物带来的感受与影响),所以,在此不会像先前的史实赏析与大意赏析合并那样,给大家分析此节内容的现实意义。

    说明:文中所涉及的篇幅较长的两段对话,分别在《梁惠王上·第一节》与《滕文公下·第一节》中有所涉及,可以自行查阅。

    说明2:万章首先询问士人与诸侯的关系,在孟子摆明了(老百姓)对于诸侯的立场后,万章又由属臣(诸侯)与服役(诸侯)的事情牵扯到了君主与士人(百姓)的关系【万章曰:“庶人,召之役则往役,君欲见之,召之则不往见之,何也”这句话前半段指的是诸侯召唤老百姓服役,而后半段却指的是君主谒见老百姓,可以说一句话当中完全不知道他要表达的是诸侯与士人的关系还是君主与士人的关系】。甚至还让孟子有所困惑,以“且君之欲见之也,何为也哉”的疑问形式,问及万章,君主为什么(在什么情况下)要接见百姓,在万章给予普通百姓以“为其多闻也,为其贤也”的属性后,这才使得孟子承接了下文。可以说,纵观整节内容的架构,我们是无法真正意义上理解万章到底要表达的是什么,或是他到底想要问得的东西是什么,所以,只需要看孟子是如何回答的就可以了。

    提1(在国曰市井之臣~礼也):

    “庶人不传质为臣”中,庶人应向诸侯送见面礼而并非向君主送见面礼。此句本与君主无关,而在其后万章的询问中却然出现了“君欲见之,召之则不往见之,何也?”,可以说是凭空无故出现的“君”,完全只是突然出现的一个无关于孟子对万章的回答的名词。

    提2(为其多闻也~取非其招不往也):

    ①、此句话中的“而况诸侯乎”也可以说是孟子发现了万章提问当中的漏洞而强行把身份地位拉回到诸侯身上(欲见之,召之则不往见之,何也→且之欲见之也,何为也哉→()为其多闻也,为其贤也→(而况诸侯乎),万章所谓的“为其多闻也,为其贤也”已经是百姓与君主的关系了,而并非诸侯与百姓的关系)

    ②、孟子在此段用了鲁繆公与子思和齐景公与小吏的例子分别说明了君主(诸侯)与贤人志士的关系(以位,则子,君也;我,臣也;何敢与君友也?以德,则子事我者也,奚可以与我友?)与遵守礼节的下位者对上位者的坚定不移的信念(齐景公田,招虞人以旌,不至,将杀之)。

    引申1(鲁繆公与子思):

    古时,上位者与下位者的关系以及上德者与下德者的关系均不建立在朋友关系的基础上:前者,建立在君臣的基础上;后者,建立在师生的基础上。而,今时,虽然有明显的社会地位之分,但,不管是上司与下属的关系还是老师与学生的关系(上位/下位;上德/下德)都是可以建立在朋友的基础上的,可以使得真正的授受建立在一种较为和谐(朋友)的基础上,使得传授者能够不顾地位的高低倾囊相授,使得收受者亦能够不顾德行的优劣而全盘接受,使得授受的效益在最大程度上成全双方(特别是立于下德之位的人,更能够完全意义上接受来自上德者的教育)。

    引申2(齐景公与小吏):

    古时的礼节(制度)在今时即是自身底线的存在,有些底线甚至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无关乎尊严或是志趣(以死明志))【换言之,正因为有这些底线,我们才能以人类的方式活命】,这些底线不会要了自己的命,只是让自己在拥有这些底线的同时选择正确的道路前行而已(而,只是说只有在正确的道路上前行才能算是有命之人)。简言之,在古时,因遵守礼节而不遵从君主(诸侯)的命令会惹来杀身之祸;今时,不存在所谓的杀身之祸,却存在若突破底线则会与不良之人站在同一战线上的情况,使得自己误入歧途而一失足成千古恨。

    提3(以皮冠~小人所视):

    理解(制度):

    此段很好理解,原句是用赤色曲柄的旗召唤庶人,用杆头系铃的旗召唤士人;用牛尾与鸟羽做杆饰的旗召唤大夫,也就是说召唤不同阶级的人需要用不同情状的旗子,不管是用第三面旗子召唤第一类的人还是其他什么,不管这几类人敢不敢前往,只有一个意思:就像现在每个人有其自身的名字一样,可以看作第一面旗是庶人的名字;第二面旗是士人的名字;第三面旗是大夫的名字,用不相称的名字呼喊人,其人定然不会回声或应招。

    赏析(原文):

    不同的礼节召唤而得不同阶级的人物(包括圣贤),若是不完全按照圣贤之礼来对待圣贤的话,圣贤是绝对不会应招的。且,圣贤奔赴君主的道路上也需要君主对其特有的对待:①、义(君主能够按照正义或道德规范的要求来要求自己(对待圣贤))——君主之心与圣贤之心架起“义”的桥梁,从而使得圣贤往君主靠拢;②、礼(君主需要对圣贤完全意义上的尊重与厚待)——当圣贤已经与君主靠拢时,君主需要真正打开心门,礼贤下士。

    引申:今时,在撇去了很多名义上的繁琐礼节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例子之一),包括亲情、友情、爱情,也当需与其相似:同道中人以心灵架起通往彼此的桥梁,然后在真正互相接近的时候,打开自己的心门,让对方真正意义上的走进自己的生活、日常,从而在真正意义上成为亲人、朋友、爱人。

    另:最后有提到《诗经》中所谓的“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君子所履,小人所视”,其内涵即是仁义礼智信等是君子所贯彻的,是百姓所向往的,而只有这样的贯彻与向往,人间的世道才能太平(盛世)——太平盛世的出现与仁义礼智信(泛指诸子百家对人类的正面意义的贡献内涵(实质))的贯彻息息相关,而,若要使得百姓也能贯彻大道,则需要圣贤的指引(因为,百姓有其自身的劣根性,若长久处于向往状态,也容易被自己的心魔或是恶道吞噬)。

    换言之,真正的人类(百姓+君子)都是以仁义礼智信等作为其贯彻、模仿、学习的对象的,并充斥于他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也即,现下包括所有人在内应以学习这些东西为己身第一要务,当所有的人都开始或是继续贯彻这些东西的时候,太平盛世就此出现(圣贤的出现带领百姓共同贯彻之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浅析系列」《孟子》(万章下)第七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txsz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