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了一趟好几年未亲近的老家,那是一座地处晋南的普通农家村落。人口最多时几近四千,估计眼下早已早已不复当年的热闹了。
一方水土滋养一方人,一方文化孕育一方魂。故乡一带自古文化繁荣,秀丽的山水,滋养出村民古朴厚道的品性。“老爷子好!”“大妈好!”走在村街上,自然免不了与遇见的老者和老邻居打招呼,问候一声,感觉乃是那个味儿,还是那种很亲和的感觉,随意洒脱,甜蜜与幸福的生活体验便如本日(端午节)的雨丝一样很快润及全身。女人一辈子里回娘家的感觉大致就如此吧。
“我眼前还是你当初念书时从‘庵里’回来的样子呢,哈。”一位曾经很惯熟的老者佝偻着身躯,捻着白胡子笑着道。
除了赶忙搀扶,便只能露以一个晚辈面对长辈的那种带一丝丝撒娇的笑来答对里。
············
晚上,独宿住所,脑袋瓜里不住地想起白天时遇到的情形。村头那依然被乡亲们频繁使用的石头碾子,水井台子旁侧的老榆树,隐藏在树冠里的喜鹊窝,街道上偶然驶过的,在笔者这个纯外行看来俨然华贵的轿车·······甚至还有“庵里”那个很特殊的本地词语。
“庵里”之“庵”,最早究是个嘛地界呢?不知道。甚至直到一分钟前敲打键盘才觉出在本乡村词典里一直存在着却左右不知其准确含义是何等的荒谬,但它确实存在,且与周边村庄无一相连。
而之所以跟读书联系在一起,是因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此地成立了一所高中,而笔者当初就是以相对较优秀的学习成绩进入其中的。
“庵”字之所以挺有意思,首先是异体写法多,除了“庵”外,还有盦,菴,蓭,葊等。再就是,字义也多。一指圆形草屋(文人的书斋亦多称“庵”,如“老学庵”,“影梅庵”)。二指小庙(指尼姑居住的):庵堂(尼姑庵),庵子。三指庙宇,如《徐霞客游记·游黄山》:“既登峰头,一庵翼然,为文殊院。”四,古时文人多用作字号或书斋名,如 :老学庵; 影梅庵。五呢,也不知该不该写出来——在本地,能够遮风挡雨,拴养牲口的牲口圈在农家那里也叫庵(应该是只限于本地吧),如马厩,驴庵,牛圈······
那白日的“庵里”究为嘛呢?估计询问本下乡里最年长的老者也白搭。而自个儿呢,只凭下意识究认定其为“尼姑庵”之“庵”,也没啥根据·······现在呢,那曾经的高中早就不存在了,连废墟都没有了。
不过,“庵里”一词还在方言土语里,在老一辈人的声音里出现还很频繁,当然只指一个大致的地点和方位而已。
哈,那种连自己都感觉很迂腐的书呆子气又来了。打住算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