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盈利亏损是意外,意识到商品的价值跟预期不一样的那一刹那发生的。
盈利提高了资源未来使用的成本;亏损降低资源未来使用的成本。
一旦出现盈利或亏损,我们就重新评估资源,再回归到每一种生产要素上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断调整生产要素的价值,使得在实际价值附近波动。
2.资源有价,是因为最终产品有需求。
供需关系决定商品价格,商品价格确定资源成本,不存在合理的利润率。我们总认为是成本决定价格,但并不是。古董的价格和凝结在古董里无差别的劳动相比,简直天壤之别,是由于稀缺性,导致需求大于供给,价格飙升。
3.租:一种资产,不以收费的变化而变化,这种资产带来的收入是租,是一种相对旱涝保收的收入。每个人都在享受一定程度的租,但随着时间竞争条件的变化,没有真正的旱涝保收。
比如我上班八个小时,其中一个小时刷网页没有做与工作相关的事情,那这一个小时就是我享受的租。表面上看我是享受了租,但长时间松懈带来的是个人竞争力的下降,市场也在平衡,等到裁员或者跳槽时,我的价值就显现出来,这就是享受租所付出巨大的成本。减小个人的租,短期看是吃亏,长期而言,是提升。
寻租:在经济学界,特指向政府争取特殊优惠或权利的行为。表面上是争取,实质上是消耗社会财富。政府手上能够给出去的好处越多,寻租活动就会越少。
4.所有的伤害都是相互的,不是一方在伤害另一方,而是双方都在争夺稀缺资源。
在会产生互相伤害的事件中,谁避免伤害的成本最低,谁就应该承担最大的责任,这样分摊责任,整个社会为避免意外所要付出的总成本就会达到最小。
19年的最后一天京张高铁开通,在从清河到北京西站的过程会经过清华北大,高速列车震动非常剧烈,导致大学里一些精密仪器无法准确测试,这是在争夺空间。最后的方案是从清河到西站高铁速度降低到200km/h。
5.科斯定律:谁用的好就归谁。只要交易费用足够低,一项有价值的资源,不管从一开始它的产权属于谁,最后这项资源都会流动到最善于利用它、能最大化利用其价值的人手里去。
中国朝代更迭中,新朝代建立之初都是在把土地归于农民,农民对土地的利用率较低,慢慢演化成土地兼并,到了商人和地主手中。从道德上说这是压榨百姓,从经济学上说这是自愿流动到能最大化其价值的人手中。
1.与产权无关 2.与当事人的数目无关 3.与补偿无直接关系 4.责任的改变 5.与收入无关
制度设计,应尽量让这种资源的流动和分配更方便容易,从而提高各项经济资源的使用效率。
污染问题,是双方或者多方在争用一种稀缺资源的问题,取得一个平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