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好文收录成长心理求职面试职场创业
你为什么而工作--重新审视你的工作观

你为什么而工作--重新审视你的工作观

作者: w_jeff | 来源:发表于2017-02-08 23:49 被阅读6676次

你为什么而工作,如果你把这段话发到朋友圈,相信大家会统一队列,敲出“为钱”两字。虽然不乏戏虐的成分,但相信这也是大部分人的事实。

我们如今的全球社会,大体是沿着工业革命的脉络发展下来的,当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劳动分工理论,认为劳动分工带来效率提升,并且通过贸易,达到全人类更高的效率均衡水平。

“所以且让我们从小规模的制造业中举出一个例子。就让我们以别针制造业为例,因为经常有人注意到这个行业的分工情形。一个未曾受过这个行业训练的工匠(由于分工,制作别针已成为一种特殊行业),如果又不熟悉这个行业里所使用的机器(也许是为了分工,才发明了这些机器),那么即使竭尽所能工作,一整天也许都做不成一枚别针,若想做二十枚,就更不可能了。以目前这个行业经营的方式来说,不仅整个工作已经成为特殊行业,而且它又被分解成若干部门,其中大多数同样也已成为特殊行业。一人抽铁线,另一人拉直,第三人切断,第四人削尖,第五人研磨顶端以便装头;而制作针头则需要三个特别的工序,这里就不逐一介绍了;装头是一项特别工作,将别针涂成白色又是另一项,甚至把别针用纸包好,也是一项特殊工作;于是,制作别针的主要工作就这样大约分成十八个特别工序。有些工厂,这十八个工序分别由十八个特定工人完成,但也有些工厂,一个工人会兼做两三个工序。我曾经见过一个这种小工厂,只雇用了十个工人,因此当中几个必须负责两个或三个工序。尽管他们很穷,一些必需的机械配备显然捉襟见肘,但如果他们努力工作,一整天下来却能做出约十二磅的别针。以中型别针每磅约有四千余枚来计算,这十个工人每天就可做出四万八千余枚别针。如果以每个人都制作这四万八千枚别针当中的十分之一来算,等于每人每天做了四千八百枚别针。”

斯密假设人是为了钱,为了生存生活而工作,一个人能生产的产品越多,价值就越大,则其能获得更多的收入。由此,人类历史进入了蓬勃发展的资本主义,生产力大幅提升,全人类的物质供给实现了飞跃式发展。但是亚当·斯密自己也指出,“工作中的人”只是人之为人的一部分,我们应该更全面地考察人除了工作之外还需要什么。

现今社会已经不能和工业革命时代同日而语了,人们更多讨论需求不足,而非供给不足。人类的很多疾病已经不是物质贫乏带来的,而是物质富裕,物质过剩带来的。在新环境下,人们看待工作的意义也慢慢产生了变化。

这个情况其实已经开始出现,我们看到90后员工的“任性”,辞职比较“随意”,且离开的理由大多不是因为钱。个性张扬的一代从小就生活在较好的物质环境中,并没有太多钱的压力。他们往往更看重自己工作是否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价值,是否开心、快乐有成长。

有时候仔细想想,觉得这样的工作价值观确有其可取之处。既然我们的人生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为什么不将工作视为实现梦想的主要途径?而要舍近求远,在工作之余去寻求生命的价值,去补偿工作对自己带来的创伤?

我一直和同事说,如果你对你自己在做的工作或者事情已经毫无激情,只剩厌倦的时候(当然偶尔的情绪低落很正常,长时期无法走出低潮就要反思了),你需要尽快通过自己和别人的帮助调整状态,重新找回热情,如果实在找不回来,就应该好好想想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想清楚后就去干。只有这样,你才不会浪费自己的时间,自己的生命。人这辈子最宝贵的是什么?钱?不是。是时间,上帝对所有人都公平。大家的时间都差不多,你活得好不好,就看你多大程度上有效地利用了自己的时间。

我记得以前做投行的时候,有位领导讲过,如果哪天我醒过来,已经没有兴趣再去看bloomberg的新闻,那我也差不多该退休了。大意如此。

如果劳动者迷失了关于工作的本质,那其劳动就容易“异化”,如下例:

你为什么而工作--重新审视你的工作观 你为什么而工作--重新审视你的工作观

如果一名医生已经忘记了医生这个职业的本质。而只记得要看多少多少病人,要开多少多少药,这是不是也就预示了“医患矛盾”的必然性?

所以,回到今天的话题,你为什么而工作?只是为了钱?那你可能真的是在浪费生命了。笔者大致建议如下:

1、想清楚自己工作的意义,并赋予其积极的内涵。每份工作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只是自己发现没有?认可没有?比如快递员看似只是跑腿送货的,实则是在传递人间冷暖,试想下如果你手里送的正是是海外学子寄给国内父母的圣诞节礼物呢?

2、始终保持对自己所做事情的兴趣和激情。没有兴趣和激情,就不会有主动性,那就很难做得好,且自身也难有成长。在这个情况,极端点说,和死亡没啥分别,你的有效生命周期在被挥霍和浪费。

3、要善于反思,真诚面对自己,面对他人。一天结束之前,反思下今天自己的状态,真诚面对自己的内心,也真诚地与他人沟通。

相关文章

  • 你为什么而工作--重新审视你的工作观

    你为什么而工作,如果你把这段话发到朋友圈,相信大家会统一队列,敲出“为钱”两字。虽然不乏戏虐的成分,但相信这也是大...

  • 减少你的租,重新审视工作

    1.盈利亏损是意外,意识到商品的价值跟预期不一样的那一刹那发生的。 盈利提高了资源未来使用的成本;亏损降低资源未来...

  • 重新审视我们的“工作”

    从亚当斯密提出了分工以来,劳动分工对提高西方社会劳动生产率和增进国民财富发挥了巨大作用。分工,也给个人带来了新一重...

  • 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

    思维是什么,我查了一下百科,百科是这样的定义:思维能力:指人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每逢遇到问题,总要"想一想",这...

  • 是否重新审视工作的意义

    先说一个大家都熟知的小故事,从前有两座山,山里都住着一位小和尚,因为山上没有水,所以两个小和尚每次都相伴着去挑水。...

  • 你为什么而工作

    我们为什么要工作? 我们为什么要放弃安逸的生活,每天早晨睡眼惺忪地从舒适的床上挣扎而起? 有人说我们工作是因为我们...

  • 你为什么而工作

    《你为什么而工作:价值型员工进阶指南》是一本颠覆我认知常识的书。作者巴里·施瓦茨发现,我们现行的关于管理与薪酬的理...

  • 你为什么而工作?

    0 近期工作非常忙,加班多,任务多,身体和精力双重疲劳,周末休息就想一个葛优躺的姿势到底,然后是越躺着越累,就在思...

  • 你为什么而工作?

    前言:多么愚蠢的问题,工作当然是为了养家糊口,为了生活我们不停的奔波。但是这种想法是不会在工作中得到应有的快乐。当...

  • 你为什么而工作

    做职业生涯规划咨询,肯定绕不过对个体能力兴趣价值观的挖掘。最近看了一本书《你为什么工作》,讲的就是工作中的价值观,...

网友评论

  • 青烟一叶::joy: 不错,钱这种东西,不能少,但不能掉进这个坑里去,要不每天的生活就没有光彩了
  • f5c4f8707898:嗯嗯,很赞
  • 75162ba75ced:太棒了
  • 初见自己:定下目标却总是难以坚持,不断的反思,不断的前进,努力配上自己值得的一切
  • 一路V向南:大部分人一辈子都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也就这么过来了
  • millerian:图片里那本书叫什么名字啊?
  • 小兄弟:好闻 感谢分享
  • 施继宏:毕业时会有满腔热血,工作一段时间,会被身边的人、事,物,环境所影响,期间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也会有所改变,只有遇到某些特定的事情或者内心深处保存一股赤诚之心才会真正去审视和思考为什么工作的意义
    3309fb0fcf3d: @施继宏 所以是热血而不是梦想
  • 12daf56cd768:为了自身的价值
  • 12daf56cd768:写的很好啊
  • 请叫我孙小晕:工作的原因太多,记得不忘初心便好
  • 46b3bc210065:还是先把“做事”,“工作”,“职业”三者做个定义或界定再说吧。
  • e1ff93ff5ae4:为什么工作? 答案太长的都是鸡汤.
  • powerlee:乍一看好像没什么用。但实际上等你工作了很长一段时间,回过头来看看的时候,我觉得会发现,只有当你明白了工作的意义,你自己的兴趣或者爱好和你说从事的事业结合在一起,不管你所从事的工作高低贵贱。你都能找到工作成就感,而成就感这个东西很虚,但是对你的幸福感,是否足够很重要。
  • 一枝冬青:哈哈我真去朋友圈问了一下除了个别奇葩答案。竟真是一溜💰列队😂
  • 98bf23027f0b:我为了以后不工作天天玩但不饿死而工作,所以只为了钱,想那么多没用
  • 傻鳗:因为穷
  • 李斯维:说得好,但这毫无意义。对于很多人来说,光是活下去就已经精疲力尽了,哪还有什么热情放在工作上。快递员手里的就是包裹,医生要考虑的就是要接待多少个病人而已…
    e3b7c16af801:@w_jeff 工作本身的意义 每个人看法不一样。
    e3b7c16af801:@w_jeff 很多所谓热爱或者喜欢的工作 未必能做一辈子,可能做过一阵子也就够了。
    w_jeff:@545a3c856c5f 不完全对,即使最平凡的工作也要选择自己认为最有意义的去做,赋予意义后的工作会让劳动这件事情少点痛苦,多点价值
  • 耀先锋: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标,修正工作的方向,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理想中去
  • 懒癌PPT:国情太复杂
  • 翟可闯:说得好

本文标题:你为什么而工作--重新审视你的工作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dfbi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