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着,有觉知的行动。
之前听到佛教里说的觉知,心里不是很明白。马上头脑反应:难道不用做事吗?就是坐在那里?现在似乎有些感觉了,因为发现自己做的菜越来越好吃,心也会在锅碗瓢盆中慢慢安静下来,一个宁静接着一个宁静。
存在着,只是存在着。我的理解是:活在此时此刻,跟随当下的每一件事情,无论做什么,就全然的存在在那个状态里,活生生的。而不是头脑的,或者惯性,机械,犹如机器一般。
比如我打字很快,因为担心跟不上头脑的反应。其实心静了,念头更清晰,也更知道下一步要做什么。所以我想到,除了存在着,要有觉知的行动。
这似乎是我的体验,也似乎是看了禅修方面的书,那个理论在指导我。
现实生活中,买一件衣服,除了喜欢,潜意识也希望被赞美,需要某种存在感。换言之,很担心自己不重要,衣服则是最能直接体现自己的一种表达。所以,一边欣赏美,一边对时尚界的某种浅薄不屑一顾。这种心态也许是内在的某种投射。当然,内外兼修是非常必要的。人性的外貌协会特征,构筑了美容整形行业的发展。可是,真正的美一定是有力量的,有精神价值的,那恰恰是美容给不了的。
今天看中了一件漂亮的衣服。买的多了,便开始回观自己的内心世界,觉得好像不必要买那么多。因为好像是某种占有欲,一件衣服代表一种新鲜感,在逃避乏味的生活?还是在回应多彩的生活?希望心更简单,可是看到衣服还是有种喜悦感,无法回避;也觉得无聊,重复一件不含智商的事情,有什么意义?
许是受了张爱玲这样一位有才华的女士的影响,自己设计衣服,单身,学霸,英文了得,文字功底无敌,贵族气息浓厚,会在琐碎的生活️中摸索到生命的华美与优雅,简直是个楷模。
希望生活回归到最简单的节奏,每一顿饭吃好了吗?身体舒服吗?这杯茶品尝到它的滋味了吗?咖啡味道层次怎样?说话带着觉知吗?做这件事是为了什么?需要不必要的外出吗?要挣多少钱够花?
存在着,行动着。
有朋友说,他大概有十件白衬衫,十双匡威球鞋,我一点儿都不惊讶。据我所知,对生活品质有要求的人大概都会如此收集,类似伴侣说,他的一位男同事喜欢收集各种香水和T恤。
当然,我今天开始把各色披肩整理,洗涤,发现自己的围巾真是多啊,其实真正使用的没有几条,包括衣柜里的各式衣服。那颗贪婪物品的心,令我开始反省自己。你是真的需要这么多吗?只是存在着怎么了?如果一个人不断的工作除了满足生存外,那么购买欲也在不断得提升你的工作量。而有时其实我们不必攀比不必占有,便可以活得很平静很喜悦。
少量的品质好的物品,更令人有珍惜感。
回到当下,回归内心。惜人惜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