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广大俞飞鸿们而言,觅偶根本不是此生目的,伴侣并非生活的必需品,而是众多同路人中的一个,只不过是最特别最优质可以牵手同行的一位。若牵手同行,那么双方价值观必趋同、心灵气场相契合、灵魂高度须匹配。这样的同路人,有,人生的精彩度升一格;没有,亦无损一生的高度广度丰裕度。
![](https://img.haomeiwen.com/i1923692/42173fd6532143f3.jpg)
看许知远采访俞飞鸿,被许公知雷到了,我才发现许知远一副猥琐的面孔。
装加故作深沉,卖力地展示自己的文化优越感,但提出的问题也就狗崽队的水平:
你有男朋友吗?
这样的男人你喜欢吗?
就没有想过要依靠男人吗?
真的没有想过吗?
潜台词是:崇拜我吧崇拜我吧崇拜我吧!
美女难道不应该是花瓶吗,哪有什么思想?
这么漂亮的女人怎么可能不依附于男人呢?
一个单身的大龄女怎么可能不寂寞呢?
他想方设法地,引导诱导俞飞鸿往他预设的套路钻。
再看俞飞鸿的表现,绝对的精彩。自信、通透、优雅,清楚自己想做什么坚持什么,不为外界所动不让他人牵着走。她温柔得体智慧地应对许知远,根本不受许知远的掌控。每次许知远粗鲁地把话题绕到性别时,俞飞鸿总是四两拨千斤,轻松碾压许知远。她说:
和男人的爱情,是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但并非成长的全部来历。
我永远不想把自己贴标签,或者固定在某个框架里头,就因为别人喜欢。
皱纹是经历,经历是美的。皱纹本身没有什么动人的,年轻确实有年轻的动人。
我好不容易才长这么老,我才有这么一颗不会被随便摧毁的心,我怎么舍得?
与岁月一起成长成熟的俞飞鸿,端的是风华绝代。
而许知远,怎么看怎么像个乱冒傻气跟不上时代的老男人。从阅历定力到眼界涵养,都被俞飞鸿甩出几条街,只有老老实实仰视女神的份儿。
许知远们,仍沉迷在旧式文人的意淫里,认不清也不敢面对现实。他们拒绝承认,今天的很多中国女性已经成熟为完全独立的个体。对广大俞飞鸿们而言,觅偶根本不是此生目的,伴侣并非生活的必需品,而是众多同路人中的一个,只不过是最特别最优质可以牵手同行的一位。若牵手同行,那么双方价值观必趋同、心灵气场相契合、灵魂高度须匹配。这样的同路人,有,人生的精彩度升一格;没有,亦无损一生的高度广度丰裕度。非常遗憾,许知远们对女性的认知尚停留在100年前,不,200年前。
![](https://img.haomeiwen.com/i1923692/0bc5ec3f8371c7b4.jpg)
200多年前,女性自强自立的楷模已经出现了,那就是夏洛蒂·勃朗特——《简爱》的作者。
1816年夏洛蒂·勃朗特诞生在英国一个小乡村,成年后,她塑造了个不彻底的独立女性——简爱,向全世界发出了女性独立宣言。事实上,她自己才是一位真正的彻底的独立的女性。
有个毕业于剑桥大学的老爸,并没有让夏洛蒂一家过上富裕的生活,老爸在约克郡西瑞丁的霍沃思当个牧师,薪水很低,需要供养的人口达8个。夏洛蒂上有两位姐姐,下有一个弟弟和两个妹妹。母亲早早去世,两个姐姐未成年便因病离世,一个弟弟没啥作为,两个妹妹却也很不得了,艾米莉·勃朗特凭《呼啸山庄》、安妮·勃朗特《艾格尼斯·格雷》,与夏洛蒂在英国文学史上并称“勃朗特三姐妹”。
15岁时,夏洛蒂便要为谋生而努力了,她边读书边教书,给弟妹挣学费。20岁时和妹妹艾米莉一起打算办学校。在也不算富裕的姨妈的支持下,首先远赴比利时学习法语,为办一所法语学校作准备。在这里,她有了第一个爱恋对象——已婚的法语老师,结果是中断学业回了家乡。
回到家乡,她迅速从无望的感情中走出来,和妹妹一起操作“勃朗特姐妹学校”,然而回报她们的是,并无一人来报名,只好关门大吉,希望付之流水。
到目前为止,夏洛蒂的生活中,即没有掉下个高富帅,也没有意外的遗产可继承。如果不愿意像同时代的女性那样,结一门小康人家的亲事,从此过上太平日子。那么,除了奋斗或者折腾,别无选择,虽说自我奋斗的前景如此黯淡,她们也没有妥协。
并非嫁不出去才不妥协,完全出于自主的选择。夏洛蒂有两次婚嫁机会,一个女友的哥哥,以及一位年轻的牧师都曾向她求婚。两张长期饭票都被她拒绝了,因为没有爱情。她不是不要婚姻,只是坚持结婚必须建立在相爱的基础上。是故宁可辛苦挣钱养活自己,也不肯随随便便把自己嫁掉。
独立的前提是解决生存的问题,外貌娇弱内心强悍的仨姐妹合计合计,竟用姨妈留下的一点遗产自费出了本诗集,非常之理想主义。诗集印出来,效果比办学校好,卖出去了,呵呵,只不过总共被买走两本。
尽管只卖出了可怜的两本,给三姐妹的鼓励却是巨大的,她们定下了又一个宏大的计划:写小说,此时夏洛蒂都芳龄30了,“剩”的危险飙升。
仨姐妹耗了一年时间,各自完成一部长篇,夏洛蒂的是《教师》,艾米莉的是《呼啸山庄》,安妮的是《艾格尼斯·格雷》。然而两个妹妹的作品顺利被出版商接受,而夏洛蒂的《教师》遭到拒绝。没关系,夏洛蒂舔了舔受打击的心,迅速投入另一个创作,两个月后,拿出了《简爱》,就此迎来人生的高潮。富有戏剧性的是,先期得到出版商青睐的两个妹妹的作品,这时还没有上市呢。《简爱》不仅后来居上,且立即获得巨大成功,远远超过两个妹妹的作品。
夏洛蒂的时代,女性没有什么地位,许知远们非常普遍,他们对女性的蔑视公开而赤裸裸。夏洛蒂早在20岁创作了几首短诗,战战兢兢寄给桂冠诗人骚塞。果然受到大诗人的指责,不是针对诗歌本身,而是性别,他恼怒地酸溜溜地指责:“文学——不是妇女的事业,也不应该是妇女的事业。”夏洛蒂后来的成功,真是漂亮地打了记骚塞的脸。
命运给了执着的夏洛蒂以回报,写作上的成功是其一,然后她终于收获了一份甜美的爱情,对方也不是什么高富帅,乡村的副牧师阿贝尼科尔斯,俩人的恋情遭到了夏洛蒂老父的强烈反对,谁阻挡得了夏洛蒂呢?像夏洛蒂这样拥有自主人格的彪悍的女性,是不可能允许他人来干涉自己的人生,父亲也不行。她在38岁那年与阿贝尼科尔斯结合,仅仅渡过了幸福的6个月婚姻生活,便感染风寒去世。
夏洛蒂短暂的人生,只来得及完成四部小说,每一部都为女性独立代言。她作品中的女性无论多么精彩,其实都赶不上她本人。这位百年前的先锋,所大力发起的女性独立事业,至今也尚未完成。路漫漫其修远兮啊!
![](https://img.haomeiwen.com/i1923692/0b14fba8c9fe8621.jpg)
从夏洛蒂到俞飞鸿都并非不婚主义,也没有要和男性较量的意思。她们只是和男性并肩而行,互为平等的独立的人。那些不能在精神上与他们产生共振共鸣的人,没有资格与她们同行,譬如骚塞譬如许知远。
����s<����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