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起源于印度,但最终却在中国发扬光大,并融入到中国文化的骨髓里。这是为什么?因为中国文化的根基是孝道,有了这样的文化底蕴基础,才产生了融合佛法的深厚土壤。
佛法的核心思想是慈悲和智慧,孝道是人性的基本特征,也是善心的基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何融洽?那就是人性中的善要不断扩散,从佛法的理论来观察人和世界,大多数人是凡夫,在无限的轮回中,积累了无尽的三毒(贪嗔痴),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人性的弱点(恶的一面)。
中国的祖先对人性的了解是透彻的,制定了伦理来约束人性的弱点,孝道是中国文化里最光辉灿烂的闪光点,已经深入融入到中国人的基因里,也是维系中国社会稳定的定海神针。在佛经里,佛陀对于父母的恩情,也做了深入的阐述,这与儒家的核心思想产生了强大的共鸣。
孝心是人性的善良在家庭里的展现,而佛法的慈悲心则是无限放大到所有的时空世界里,如果按照三世因果来说,人与人之间有千丝万缕的链接,只是因为我们在无限的轮回中,忘记了这些链接关系,如同人生在年老时忘记年轻时的时光类似。所以,佛法的修行,先强调基本做人的基础,也就是说要先控制内心深处的自私心理。孝道是要求做人要具备最基本的报恩心,但根本内涵也是克服自私心理,本质是相通的。
最近我在照顾年老的母亲时,对于佛法的慈悲和智慧也有了深入的理解。母亲今年88岁了,已经到了人生的风烛残年,虽然没有明显的病痛,但突然喘气不停,饮食也大为减少,回来探望和照看,也是尽人伦的基本孝道。但如何去尽这个责任?用佛法的角度来说,就是要有智慧去尽孝道,这也是佛法修行的慈悲和智慧的体现。通常来说,人的健康问题都交给医院的医生,我家大多数亲人都是这样的想法,似乎这是最基本的常识。可是,作为佛弟子来说,我的思维不是这样的,面对所有的外境,我的思维模式都要从“慈悲和智慧”来思考和处理。尽孝道不但要有发自内心的强烈愿力,还要有处理事情的能力,这才是真正慈悲和智慧的流露。在观察母亲的状态后,我选择了中医调理的思路,考虑到老人的气血严重不足,正气非常衰弱,马上停止了西医的消炎药,因为西药的消炎都会消耗人体的元气。我理清楚思路后,马上将情况反馈到我比较熟悉的中医师,自己去药店购买了适合老年人的药物,就是“扶正祛邪”的治疗方案,缓慢补充人体正气。经过一周的用药后,症状有了很大的改善,内心总算得到一点安慰。
通过这件事情,让我对于儒家思想和佛法有了更深的感悟,人生不只是尽孝道如此,从佛法的角度来说,任何事情要想有一个圆满解决的结果,都离不开佛法的慈悲和智慧这个根本精神。如果我们对于佛法有真正的了解,然后尝试用这样的思维方式去处理,肯定都会比较圆满。因为慈悲和智慧就是人性善良最好的体现,这也是宇宙规律的展现。修行要从最基本的事情去入手,才能悟入佛法的核心内涵,才能有好的修证效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