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不是谁

作者: 一坛子泡菜 | 来源:发表于2018-05-18 09:12 被阅读0次

印象深刻的部分、与现实的联系

1、寻找真正自我的过程是很艰难的。之所以困难,一来是社会原因造成的,二来也有我们个人的原因——这个过程需要长时间全心投入,所有很难成功。

快、快、快,这个时代的节奏。追求速度的前提,有锚定过方向吗?

公司制定战略时,需要收集各方面的资料,专家评审,脑力激荡,来回调试,方能确定。

个人的战略呢,一是我们没那么重视,二是我们的文化中,更倾向于自己琢磨,开口问人,别人有可能基于客气和面子,回答的不客观。

孔子曰:三十而立。这个"立"是在对社会和自己都有比较明确的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的一种自觉的或者是有相对觉解的意识,一种自我人格独立的意识。

而这个立,是需要经过长期的学习和充实自己修养的基础上,确立自己在为人处事,对待生活的态度和原则。

2、我们认为我们的故事展现了我们真实自我的本质,而实际上它们只是一些主观臆断,一遍遍地在我们脑海里回放。

我们的故事不仅会改变我们看待真正自我的角度,也会对我们的神经造成巨大影响。大脑的记忆点连接的过程也会出错。

有时候心理暗示会让某些故事凸显串联,然后得出的结论往往是我们主观的臆断。

我曾因为孩子身体比较弱,活动不如同龄孩子灵活,觉得大运动发展缓慢。后来有个妈妈纠正我,不要老是用专业名词来给孩子下定语。

确实有时候,你越关注某一方面,记忆和关注点就全往这一方面靠。这也是个人的认知局限。

后来我不再去关注孩子不足的地方,还是带她多去体验,活动,她享受运动的快乐,运动能力也提升的很快。

3、爱因斯坦曾说:“直觉是大脑的神奇礼物,而理智是大脑的忠实仆人。可是我们的社会风气是,崇拜仆人,而忽视礼物。

时代崇拜理智。

我们经过理性分析,选择最适合的路径和工作,但当达到一定的短期目标后,却缺乏内在持续的动力。

之前听过一个故事,一个成功的金融人士,一直过着不停出差的生活,拿着丰厚的报酬。后来探寻内心,发现这一切本不是自己最想要的。列出目标,然后三年后切换到了另一种模式。

现在的天赋训练营,也是异曲同工之妙吧。

虽然”谁是我“的问题核心存在于我们的直觉之中,但仍需理智去细化,找到它。平衡理智和直觉,是智慧,大多数时候,理智和直觉在打架。


启发和收获

1、从探寻到找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全心投入

2、记忆的欺骗性,在于你的认知偏好角度,换句话说,主观的成分会影响。

3、直觉和理性,平衡好产生的效能会高很多。

相关文章

  • 1我不是谁

    印象深刻的部分、与现实的联系 1、寻找真正自我的过程是很艰难的。之所以困难,一来是社会原因造成的,二来也有我们个人...

  • 《遇见未知的自己》第1天

    1 2章 ——我是谁? ——我不是谁? “你是谁”“你不是谁”两个问题,像走进死胡同一样。我感觉我谁也不是,谁也不...

  • 我不是谁

    我安慰自己被上帝偏爱了呀,但是我不是的,我是悲剧的那一个,百万分之一的概率,从小到大都很自卑,想融入别人,又被自己...

  • 我是谁,我不是谁?

    1、“我”和“不是我” 我是谁? 我常常这样问自己。 我是小时候那个哭得满脸鼻涕,却被家人嫌弃的人吗? 我是小时候...

  • 我是谁,我不是谁

    上回开了个头,下面继续内容。

  • 我是谁,我不是谁

    上回开了个头,简单的文墨却把她形容得如此优秀,导致我的朋友们好奇了… 你的文章引起了我的好奇。文中的主人公...

  • 我是谁,我不是谁

    心善,宽容,爱众,这几个词似乎还不够贴切地形容她。 有一个初二的女儿,从小都是富养着,却没有宠坏,而是养成...

  • 我是谁?我不是谁?

    每个人都会面对不同的生活场景,处理着生活与工作中遇到的各种不同的事情! 不知道自己是谁,不是谁,就这样奔跑着。 你...

  • 我是谁?我不是谁?

    我看见我头脑里的投射在外界和头脑,仿佛两个镜子,我头脑里的声音画面和念头作为投射机,投射在外面,投射在头脑里,而外...

  • 我是谁?我不是谁?

    如果月亮代表我们真正的自己,而且它是无法用言语具体描述清楚的东西,那么我们所有用语言去描述它的尝试,就是这根指向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我不是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uuw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