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傍晚在华莱士超度一只鸡的灵魂之时遇见了一对戾气很重的父女,
从女儿点餐时的小声斥责到用餐时的破口大骂,邻桌父亲的每一句话我一一无能幸免地纳入耳中。父亲凭借他杰出的文学素养,将“蠢”“笨”“傻”“呆”“死”等字眼精炼至一句话中,脱口而出,口齿伶俐,毫无语病,妙语连珠!谦虚学习汉语二十年的我就算悬梁刺股一辈子也万万学不会这本事。
我本不是一个爱管闲事的人,漠然地看着女孩手里未满六十的数学试卷,觉得这种平凡之事没必要如此大动干戈,试卷的出题和审阅本就是一个少数服从多数的过程,正因为不同的孩子会有不同的结果,所以才会有一至一百的分数设置,甚至为了满足细微的差异还加了小数点, 其实个人认为考试存在的意义仅仅是自我考察,严肃点的是筛选功能,只是现如今的筛选制度让人欲言又止罢了。
学校为了自我价值的实现给一张试卷赋予了太多的责任———荣誉、竞争、智慧、努力、态度、甚至道德。曾经听说一个学校规定老师在政治试卷不合格的孩子的成绩单上写上道德低下的评语,孩子的家长看到成绩单后对孩子拳脚相加,于是得出结论,学校和家长相互配合之下教育,效果更加显著,不知这是家庭的悲剧还是社会的悲剧。
大人们总是喜欢从试卷的数字上去评估自己的孩子,却没想到数字是老师判定的,我不禁想问那些父母,为什么你有眼睛有耳朵,却要从他人的口中去了解自己的孩子?那些以分数论学生的价值观是老师为了工作绩效强加给孩子和家长的,大人们反而还将此奉为圭臬,这种观念从他们的读书时代就有了,他们深受其害却不自知,现在还将自己的无知传授给下一代,我不禁有些毛骨悚然,中国的教育理念源远流长,我如今算是深有感触。
可惜我资历尚浅,毕竟才二十出头,去纠正一个父亲的教育观几乎没什么说服力,特别是对于这种父亲,我不愿做无谓的挣扎,但却格外心疼身旁十五六岁的女孩,那正是一个人三观塑造的良好时段。
突然在父亲低头玩手机之际,桌边落座了一位女孩叫叔叔的男人,他与父亲微笑示意后看了看女孩的试卷,语气轻快地安慰父亲道:“没事儿,女孩子读那么多书干嘛!”
我如惊梦似的侧目去认真审视说出此言的男人,他把那句我作为一个女孩从小到大听过无数遍的话又灌输给了另一个正在成长中的女孩,我竟有些怀旧情绪,于是端起可乐对邻桌说了句“您这话说错了。”便转身离去,很快我听到身后轻蔑地回礼“神经病”这个世界让人吃只炸鸡内心都不得平静,
有时候我想,可能只有我对这样的话才有这样的激烈不平吧,甚至有人说我是极端女权主义者,我不否认,也从未承认。只是我认为生而为人,女只是一个性别代词,我们首先是个人,然后再是女人,我们有独立的人格,要求被尊重的权利,其次再有女性的体征,只是很多人都将“女”和“人”混杂在一起理解,认为二者无法脱离,所以遇见性格刚强的女子便称之为“女汉子”“男人婆”这是什么刻板印象?我觉得这“女”“人”两字应该倒着排,叫“人女”才合适。
在我所有的受教育阶段,身边的老师潜在或者明显的对男孩都有着比女孩更高的要求,更有甚者在升旗仪式上严厉教导全校的男生“你们不努力,以后老婆都娶不到,女孩子可以不用努力,反正以后得嫁人,你们呢,不努力什么都没有!”
我丝毫没听出这句话的正面影响,甚至在想,在国旗下说出这样的话是不是该受到法律的制裁,这叫言语煽动,误导学子,影响社会稳定,危害国家安全。但国家偏偏没有法律去制裁这样的错误思想者,因为这样的观念已经成为社会默认的准则,泯灭了对错之辩。这是二十一世纪的愚民政策吗?所谓的民主只是敢怒不敢言罢了,美其名曰社会和时代的进步。
可悲!
依上所见,难道一个女子的终身价值就是嫁为人妻,哺育子女吗?以前曾听男友在他父亲面前这样夸赞过我:“她就是不会做饭,但很勤劳,家务什么的都会干,很爱干净,也很懂事。”毫不隐瞒我对这样的介绍很不满意,如果他们不能改变自己现在的态度,我似乎预见了我我未来的可悲,这不是对我的夸赞,这是对我的侮辱,对我受过的教育的践踏。
我反问他:“你为什么不向你父亲这样介绍我,我是因为爱你才愿意与你组成家庭,我虽然不会做饭但我也没有伸手吃食的习惯,我在家没干过什么家务,父母把我像公主一样宠着,甚至有些娇纵的脾气,但我知道怎样为家庭付出和负责,爱干净只是我的特点,懂事是我父母教育我待人接物,做人处世应守的准则,我读过很多书,对事有自己的独立看法和思考,完全独立的人格,我的梦想是做一名作家,我为自己的梦想奋斗终身,去实现自己的价值。”
他听后不以为意“到时候你就会知道,女孩子读再多书也没什么用。你最终会成为一个妻子,一个母亲。”
我驳斥,我首先是我自己,其次是我父母的孩子,再次是我丈夫的妻子,是我孩子的母亲,一个女子她出生是为了实现自己存于这世间的价值而不是嫁为人妻,终为人母。哺育后代是我们的责任,但不是我们的义务,我们有权利放弃,女子接受教育,和男子一样是为了努力追求更好的人生,我们读书是为了让自己有棱角,道德是我们的底气,思想是我们的武器,修养是我们的魅力,而丈夫是我们的人生伴侣。他不能决定你什么,也不能要求你放弃什么,我敬重那些为了家庭和孩子放弃一些的女人,与之相比只能说我性格自私,其他之外评价考虑后采纳。
我也并没有贬斥他人人生的意味,每个人的人生价值与追求各不相同,尊重差异是人之常情,只是每个女子应该拥有自己评判与选择自己的人生权利,读书有用与无用也应由自己说了算,若再次遇见插嘴自己人生的人,请给他一根骨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