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大环境下,作一个“中庸”的沉默的大多数,无疑是一种安全的活法。儒家思想几千年来对国人思想上的内化,使“中庸之道”成为流淌于血液之中,是可以作为信息写进DNA的遗传密码。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其意思是说,君子中庸,而小人违背中庸。君子之所以中庸呢,是因为君子可以随时守住中道,无过无不及;小人之所以违背中庸,是因为小人不明此理,无所顾忌,肆无忌惮。
儒家认为,君子应随时做到中庸,无过无不及。凡事都能够中正直立,不偏不倚,不突出不掉队,稳稳地站在浩渺的人海里,发出来的声音最好能够整齐划一。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枪打出头鸟“等等信手拈来的古训,无不在教化着后世子孙,凡事收藏起自己的思想,至少收藏起自己的声音,方能”和“成一片,进退自如,安身立命。
于是,更多的人学会了如何在环境中逆来顺受,鲜言少语地成为了沉默的大多数。
在皇权至上的专制社会,言语和思想都被操纵在当权者手中。敢说不,轻则失去官职或自由,重则失去生命甚至殃及宗族。
这样的代价之下,说一句想说的话,大概就没有那么重要了吧?
鲁迅先生在《灯下漫笔》中说:“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资格,至多不过是奴隶,到现在还如此、、、”
是的,到现在还如此。
即使我们已经来到了几与宇宙逐步接轨的、开放的、欲领航国际的21世纪。在说话这件事情上,依然没有抛掉骨子里的残存禁锢,让真实的声音深藏于内心,成了永不可得的文物。
发声是需要代价的,被指责、抱怨和孤立是惯用的手法,甚至还有攻击,危及于生命安全的攻击。
不求远例,俯首皆是。
崔永元是一个为了好好说话、说句实话、说句心里话而愿用生命去博弈的人。也许在他的人生信条里,说实话就等于活着。不能够,还不如死去。是人,就要活得象个人的样子。
他说了一些话,牵动利益的各方力量一股脑涌进来,讽刺挖苦者有之,冷言冷语者有之,利益收买者有之,实地打击者有之,这是真实的社会,这是真实的人做的真实的事情。在这些语言和行为里,人性的弱点昭然若揭。
侵犯他人利益,还可以理直气壮反咬一口,恐吓谩骂不得后撒泼哭街,为一己之利,什么都不要了,甚至于人格。
话说,这样的人还有人格吗?没有人格,还是人类吗?
被刺痛唤醒的人,会在看到被控制和愚弄之后,跟在“出头鸟”的后面,尝试将自己的声音也公之于世。
假如,只是说假如,受到了权力制衡之下的操纵呢?还有多少人敢于一直跟随其后,不让身先士卒者,成为孤独的勇士?
历史告诉我们,为世界展开新面貌的人,从来都不在“大多数”的那个群体中。他们是宝贵的存在,也需拥有珍贵的拍案而起、呐喊冲锋的能力。因为他们先看到了利益被掳掠的真相,看到了边界被屡屡打破之下的不能呼吸。
如果没有一己之声的持续和传振,大概就没有新中国的诞生吧?固守中庸,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在自我编织的美好臆想里,逐步被消磨吞噬。
每一个人,天生都是具备发声的能力的,是生存的真实,让每一个生命在逐渐长大的过程中选择了不同的入世方式。
我们的孩子,恰是宝贵的性格形成期,学会通畅表达,好好说话,勇于说不,将会成为他们一生受益无穷的能力。
作为成人,需要给他们营造一个敢于说话的环境。哪怕再微小的声音,被听到和重视了,就象一棵不经风雨的嫩芽,在呵护之下,它一定会越来越大,越来越坚强自如。
一个环境中的权威者,保持公平和正义,是不可推卸的使命。
若能如此,大概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爱与和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