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掑撕了纸条,又朝着朱在的浑身上下扫了一眼,惟恐在他儿子面前露出马脚,故意训斥道:
“以后好生在家读书,别去管那些乌七八糟的事。”
“是,是!”朱在唯唯诺诺地退了出去。
朱熹叫他儿子不要理踩外面的流言蜚语,可他自己心里却实在急得慌,过了些日子,外面又议论纷纷,说他是个地地道道的投降派,朱熹更慌得坐不住了,赶快把门徒召集起来,鼓动一番。
“我们道学家历来是最重信义的。”朱熹大言不愧地说:“如今,宋金两朝,和议签订多年,局势已定。眼下若不照和议守下去,那岂不是背信弃义吗?”
顿了一下,他又说:“以后,你们就用我这样的话,去开导那些叫喊收复失地的狂妄之徒。”
“假如人家问我们,说金人也不讲信义,一再向南进犯,我们该如何回答呢?”一个门徒流露出为难的情绪。
“这个——”朱熹不假思素地说:“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就是金人不讲信义,我们大宋也该以德待之。你们没听说仁义为重的道理吗?”
说到要以“德业”去对待外敌,朱熹的话就更多了。
“我早就向朝廷申述过:对付金人,根本的办法不是依靠强大的兵力,而是依靠修德政,防御敌人;不在于边防牢固与否,而在于朝廷是否笃守和议;国家军备力量是否雄厚,不在于严格的军事训练,而在于大立纲常名教…。”
朱熹这番打着“信义”、“仁义道德”晃子的卖国的理论,同孔孟的“去兵去食”完全是一脉相承的。
大敌当前,朱熹不讲抗战,专讲孔孟之道,实际上,是要人们放弃抗金的要求和行动,把大好河山,拱手献给女真贵族,规规距距地当“顺民”和奴隶。在投降卖国之道的“开导”下,朱熹的门徒一个个心领神会,又分头去“开导”别人去了。
朱熹的“投降有理”和“攘外必先安内”的卖国理论,被南宋统治集团奉为人人必须遵守的典章。统治阶级一方面对入侵的金朝奴隶主政权奴颜婢膝,岁贡不绝;一方面又挥舞屠刀,扼杀农民革命。南宋的这几代皇帝也都靠着朱熹这套冠冕堂皇的卖国理论,一个接着一个,心安理得地坐上了儿皇帝的宝座。
朱熹曲意逢迎入侵者,用心良苦,终于得到了金朝“大尧舜”的赏识。公元一一九三年,南宋一位使臣到了金朝,金主十分关切地向使巨打听:“你们南朝那位朱先生还好吗?现在他担任什么官职?”
使臣返朝后,把金主对朱熹的问候,照直禀告了皇帝。宋光宗一听,着了慌,没想到“太上皇”对朱熹如此器重,便赶紧打听他的下落。当皇帝得知朱熹此时只在家当祠官闲职时,大为不安,立即頒下圣旨,委任朱熹这个“大贤”为荆湖南路安抚使,掌管七州三十几个县的军政大权。
在“大尧舜”的关照下,朱熹又官运亨通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