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哼唱周杰伦的“……谁在用琵琶弹奏 一曲东风破,岁月在墙上剥落,看见小时候,犹记得那年我们都还很年幼,而如今琴声幽幽,我的等候你没听过……“
无他,只是单纯的喜欢歌词里表达的唯美爱情,一个浪迹天涯的游子旧地重游,在寂寞的夜里思念故人,回忆了一段青梅竹马却在乱世中烟消云散的爱情,如今只能在过往的遗迹中没落地思念。
婉约派的词调名用琵琶曲弹奏多了一丝伤感和落寂。

弹筝的日子久了,对曲风有了些感觉,除了指法、节奏日渐熟悉,更大的收获来自内心的宁静,融入自己的真挚感情,虽然还是达不到某种境界,倒也能渐渐理解曲中所要表达的意境。
一曲《送别》,刚刚沉浸在长亭外,古道边,晚风拂柳笛声残的依依惜别的无奈里,“嘣”!断了一根弦!偶买噶!于是乱了心神,该怎么办!
断弦!且不说头一次遇到,单是断弦这事摊上总感觉不太顺呀?电视剧里出现的桥段不是这样的吗?要么是剑要出鞘了,要么就是危险临近了……
我甚至有点迷信了,古时用琴瑟比喻夫妻,断弦称丧妻,再娶就是续弦,伯牙不也终因知音难觅,而在子期坟前抚生平最后一支曲子,而后尽断琴弦,终不复鼓琴。所以总有点心神不宁、郁郁寡欢,练琴不再淡定。

一时半会也换不了弦,于是小心的向老师咨询求助,是我读书读迂腐了吗?古筝断弦再正常不过的事,这和用铅笔写字断笔芯一样的,所以多虑了好久。
只是这细如鱼线的琴弦我要如何下手?况且换弦后还涉及到调音,调动琴码,揉弦,对于此又一次得老师视频远程指导。
穿孔而过扳手往怀里是松弦,往外是紧弦,这次更小心谨慎了些,仍然担心劲稍微大点,突然扭断了会伤到自己。
对着调音器和十二平均律仔细调着音。新弦生硬些,按揉对我来说需要些力度,学习古筝后才渐渐明白,老师强调的基本功扎实,不是简单的起势抬手、指法正确、力度到位。
涉及到每一次的仪式感,焚香、换旗装或汉服、然后淡扫蛾眉、调整呼吸坐姿、裹上义甲等等方面。在享受这一系列过程的同时,其实是放空自己静下来的过程,一如写大字前研磨的过程。
缓缓的筝音沉淀过后,韵味绵长,尽显一分雅致和恬静。

朋友戏称我内力深厚,因为一曲又柔又慢的《送别》都可以弹断弦,何况气势磅礴的曲目呢!想想也是金老爷子笔下兵器谱上排名不只是有倚天剑、屠龙刀,也有一笛一萧闯江湖的高手,自嘲的笑称我是无名小卒,江湖与我太遥远!
儿时曾惊诧武侠剧里如此桥段——必经的驿站茶馆边,戴着斗笠蒙着面的神秘高手,一曲断魂琵琶送别离,这厢已七孔流血,这才是极具内力……纯属虚构的武侠小说。
真正的内功深厚是弄琴时那一份与世无争的淡定从容,低头抬手的优雅与妩媚,当筝音缭绕时是投入的忘我,是人琴合一的状态,还是需要继续努力。
有此经历后对基本功有了更深的体验和认识,练习的路上还会遇到更多,相信我会保持住内心的那份淡定,逐一应对,接下来的曲目练习难度增加。
字数1142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