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中总是过一段时间就会出现有朋友转发筹款的推送,可能是因为多数朋友转发的都是二次关系或者多次关系的筹款。
就算是好心的转发,也是带上简单的,这是我谁谁的同学/朋友/姨妈,请帮帮他。
一般看到了可能也就过了。
直到最近朋友中,有一个朋友的至亲出了意外情况,她在朋友圈发送轻松筹的信息。
印象中她是那种长的漂亮,有着可爱的小酒窝,一个笑容可以让人醉在其中的女生。
在她的朋友圈中我都感受到了深切的痛苦与满满的希望。
于是给她捐了点钱后也开始反思自己,如果自己出现了任何的意外情况,我会不会给家人除了带来精神上的痛苦外还会让家人为了高昂的治疗费用发愁呢?
记得去年第一次为自己买保险时,我告诉我妈我给自己买了两个保险,我妈的第一反应乐了,挺好,就知道买保险了。
那时候刚学习简七理财,只有意识却没有知识,于是选择了一年期的意外险和重疾险。
一年过去了,也再一次感受到自己有保障的重要性。于是开始重新审视起该怎样配置保险起来。
翻出了一年前关注的几个关于理财与购买保险的微信公众号,跟着公众号的知识大概锁定了现在最重要的是在自己的经济能力范围之内配备足够的保额,充分发挥保险的杠杆功能。

根据几个专业人士的建议,我计算了重疾险的观察期和现有保险的覆盖时间。先续保了一次一年期的重疾险,再计划在今年年底购买定期重疾险。让自己的保障连续,不会因为断档而增加风险。
在保险的配置金额上,建议的是在家庭年收入的10%,如果配置纯消费险建议在6%到8%。
于是我考虑了一下现在最需要配备的是意外险和定期重疾险。
选择了几款性价比高的定期重疾险,50万保额,30年缴费,保终身。
去年购买的意外险还不错,选择继续续保。
预算还有,这时开始考虑起定期寿险了。
寿险简单说就是全瘫或者人去世了才赔付的保险。我是一个不忌讳说生死的人,或许你也不忌讳。但是我们的亲戚朋友中可能有很多人还是觉得购买这样的保险一点也不吉利。
但是如果我们到了三十几岁,家里爸妈已经年纪大了。可能会有一个可爱的小宝宝,有一个刚装修好的大房子。可是这时候却发生了不可预知的意外。
如果我们就是家里的那根顶梁柱,经济上那不就是天塌了?
考虑到了60岁应该自己应该就不会是家里的劳动力主力了,所以寿险选择了100万保额,保到60岁。
整体下来符合预算,同时让心中的不安消散了。
最后,如果对保险知识感兴趣,可以联系我把关注的几个比较靠谱的推荐出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