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秋实说,你走,我不送你,你来,不管风雨多大,我都会去接你。
木心说的,从前的人,多认真。认真勾引,认真失身。
王小波对李银河说:你要是愿意,我就永远爱你;你要是不愿意,我就永远相思。
沈从文说他这辈子只遇到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那人便是张兆和。
如此种种,先生们的爱情让人动容,每一句都饱含深情。
而现如今,再看到深情这个词,我们好像已经没有了以前的渴望和期待,取而代之的是内心的逃避和抗拒,我们不禁要问,当代人还有深情吗?
1
2018年,国家颁布了新婚姻法,开放三胎,还有人大代表提议将婚龄降至18岁。新的婚姻法把婚前婚后财产分的越来越清楚,用如胶似漆来形容彼此的感情好像过时了,就好像在占彼此的便宜。俗话说,法不容情,法律面前确实不容许你们撒娇打滚。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自始至终婚姻法都没有肯定女性在家庭当中付出的价值。两个相爱的人,彼此深情,却偏偏要结婚这件事上“明算账”。我有一个要好的女朋友,和男朋友谈了六年,是羡煞旁人的神仙眷侣,正要准备结婚的时候,却因为两家人在婚前财产的问题上发生了分歧,最后两个人遗憾分手。“深情“从以前的无价,变成现在的有价。
2
还记得娱乐圈里那些人们曾经羡慕的模范夫妻吗,最近纷纷被爆出丑闻,不停刷新看客的三观和底线,网友纷纷表示“再也不相信爱情了”。现实生活中,男生开始嫌弃女生只看脸,说他们颜控物质肤浅,还会贬低长得好看的男生“他们把精力都花在打扮上,没什么用”(这位男士可能您对颜值高有什么误解);女生希望男生有房有车,其实更担忧的是,嫁过去不知婚后是人是鬼,一往情深付错了人。
3
网上的婚恋平台越来越多了,无可厚非,时代的进步催生了这个新的产业链。大家为了钱途和前途都挤破了头,感情变成奢侈品,这样的平台可以为我们提供很多便利,也节省了时间,过去是“从前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现在恨不得“一日三秋,快餐式爱情”。每个人的微信里都有好多不同的社交群,随手滑滑,看看头像,点进相册,朋友圈可见的看看朋友圈,不可见的就只能看看朋友圈背景,感觉图片不错,一些旅行照片,他一定是个精致的人,几张自己做菜的招聘,他一定很爱生活的人,几张自拍,哇,美女耶,然后一键点击“添加到通讯录”,等待通过。
“对方已添加你为通讯录好友,你们可以开始对话了。”
礼貌的互相问好,闲聊几句,还不是很熟悉,
男:“可以视频吗?”
女:“还不行,我们还不是很熟呢。”
男:“哦,那没意思了。”
再点开朋友圈,
“非对方好友只能查看最近10张照片”
快餐式爱情时代,刚刚提起兴趣的好感就这样败给了一条横线,花粥有一首歌叫“一腔诗意喂了狗”。本着美好的初衷换来的谈话,还不如出差路上飞机邻座的陌生人的随便闲聊,递过来的毛毯,什么时候寻找感情的漫长修行变成了好像菜市场买菜一样随意了?
他们管深情叫舔狗4
一直以来比较看重与朋友的相处,俗话说的“重感情”(感觉自己确实挺俗的)。聚会,逛街,吃饭,唱K,只要是有朋友提前约我,一般都是如期赴约。但是有时候朋友也有突然爽约的,答应了来找我玩不来的。说实话,不开心,就好像小时候,父母答应了要带自己去游乐园,结果突然被告知不能去了。有人说,“你是小孩子嘛”。(谁还不是个宝宝了)。其实就社交这件事来说,不可控的因素真的太多了。好像到了我们这个年纪,友情变得再无存在与否可言,也没有什么人愿意坚守“友谊第一”的信念。大家可以一起欢笑,一起哭闹,但是对酒当歌之后,又回到各自一言难尽的生活中,好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失望饱和,我们开始怀疑,怀疑自己,怀疑这个世界。在这个薄情的世界里,我们活的越来越累,变得越来越现实,不敢深情的去爱,不敢付出真心,在权衡利弊之间,看起来,我们似乎得到的越来越多,实则活的越来越担惊受怕,没有温度,徒剩下生命的一具驱壳。
也有人说,深情总是被辜负,实则不然。如此这样说的人,他的付出不是为了付出,而是为了得到同等的回报。我们努力付出,愿意为爱的人付出,其实是希望从这段关系中获得同等的回应,你的付出指向的不是爱,而是被爱。这样的深情也许不是深情,是我们内心潜意识在寻求一种被需要,一种平衡。
而感情这个东西是一门玄学,无关对错,没有原因,更没有公平可言。给自己一百个放弃的理由,却还是会在第一百零一次的放不下,好像一个巨大的娃娃机,我站在玻璃外,只想要你。
也许,很多感情到最后都不一定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但等到有一天,我们会忽然发现,原来爱从来没有辜负。
这是个薄情的世界,是一个上了床也没有结果的时代,他们管深情的人叫做舔狗。
然而,这些都不能成为我们拒绝深情的理由。
面对喜欢的人,我门依然愿意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情感,面对朋友的邀约,不会因为一时的爽约失望,面对水滴筹的求助,我依然愿意成为帮助别人一点点星光。对生活虔诚,对众生敬畏,对人情善意。
世界不会一直好,但至少有一个人值得自己冒险伸出手抱一抱。
他们管深情叫舔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