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散文心理
一切问题,都是心的问题之四

一切问题,都是心的问题之四

作者: 竹竿砖头 | 来源:发表于2022-01-13 22:15 被阅读0次

  一切问题,都是心的问题。那么怎样来领悟《论语》,怎样来领悟圣人之心呢?孟子有个很好的方法叫做“知人论世”。意思是说,你得先通过名人传记来了解这个人;再通过各种背景知识来了解这个人所处的时代。思想家都是医生,他们是为整个社会治病的。《论语》就是孔子开得处方,下医医病,中医医人,上医医心。

最早的儒家,是指从事丧葬礼仪的人。后又发展为从事小六艺的职业儒。孔子将其发展成“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道义儒。

当世之时,礼崩乐坏,社会长时间地动乱,是纷纷战国,漠漠衰周。《论语》当中的《八佾》,就记载了这一状况。八佾本来是周天子才有资格使用的舞蹈,鲁国的一名小小卿大夫季氏竟然堂而皇之用了出来!

在孔子看来,这不是礼的问题,也不是乐的问题,而是人心堕落、人心不仁的问题。

但是子路与人争战,帽子掉了。声称君子死,冠不免,为了戴帽子而被乱刃分尸。孔子却说他“吾不知其仁”。

但是仲弓问仁,“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以此为皈依,孔子却说他“吾不知其仁”。

然而颜回身居陋巷,箪食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孔子说他“贤哉回也,三月不违仁。”

北宋的周敦颐,以此为核心,给程颐、程颢提了个根本问题,“颜回所乐,乐在何处?”

有些酸秀才,以经解经,说什么“君子固穷”;

程氏兄弟得出个“存天理,灭人欲”;

陆王二人尽心知性,尊德性,致良知,此心大放光明,亦复何言!

正所谓下医医病,中医医人,上医医心。当世之时,长达几百年的动荡纷争,却是世界东方文明史上的轴心时代,可以说是百家争鸣。

农家、医家、兵家、小说家、纵横家、名家之属,只是下医医病;

杂家,阴阳家之类,只是中医医人;

儒家、道家、墨家、法家之类,能为上医医心。

伟大的思想家都能看到人心乱了、教化为宗这个根本层面,不在于制度,也不在于器物,都准备匡正世道人心。儒家培养一个仁心,道家道心,墨家爱心,法家法心。后来还有个佛家佛心。

这就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心,为往圣立心,为万世立心。故为千古圣人之心。

盖古今所有文明的真相,皆发于心性而成于物质。

若能发明此心,涵养此心,便是圣贤一流人。

相关文章

  • 一切问题,都是心的问题之四

    一切问题,都是心的问题。那么怎样来领悟《论语》,怎样来领悟圣人之心呢?孟子有个很好的方法叫做“知人论世”。意思是...

  • 一切问题,都是心的问题之二

    一切问题,都是心的问题。一切问题,都是心的问题。禅宗为什么要明心见性呢?因为“诸佛妙理,非关文字。”陆九渊为什么...

  • 一切问题,都是心的问题之五

    一切问题,都是心的问题。上医医心,中医医人,下医医病。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可宝贵的心法,可以适用于各个层面。最早...

  • 一切问题,都是心的问题之六

    一切问题,都是心的问题。谁说农民不如人,谁说农民是底层?为什么有着太多的农民在背叛着他的阶级?原因就在于亚圣孟子...

  • 一切问题,都是心的问题之八

    一切问题,都是心的问题。同样是治军先治心。有的是不施霹雳手段,怎显菩萨心肠;有的是以枭雄心肠,行菩萨手段,这方面...

  • 一切问题,都是心的问题之十七

    一切问题,都是心的问题。为什么形如槁木、心如死灰,在庄子看来,能闻天籁呢? 当然这个“心如死灰”,可不是通俗意义...

  • 一切问题,都是心的问题之十八

    一切问题,都是心的问题。三十三层天外天,九霄云外有神仙。神仙本是凡人做,只怪凡人心不坚。为什么求道者多如牛毛,而...

  • 一切问题,都是心的问题之十一

    一切问题,都是心的问题。同为奢遮人物,同样仗义疏财,为什么小旋风柴进不如及时雨宋江呢?为什么说柴进丑呢? 这里就...

  • 一切问题,都是心的问题之十二

    一切问题,都是心的问题。战国时代的孟尝君田文为什么要散财养士呢?用我们当代人的说法,他是有俩糟钱没地花了吗?谁明...

  • 一切问题,都是心的问题之九

    一切问题,都是心的问题。项羽贵为楚霸王,待人恭敬慈爱,语言温和。见有人生病,他会因同情而落泪,把自己的食物分给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切问题,都是心的问题之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vyoc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