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7850820/9451b683154a440b.jpg)
昨天在“经典创作系列”的分享里,脑海中突然冒出关于“学习”的一个定义,学:输入,习:输出。这个词不新奇,定义也不新奇,但是结合我想表达的内容,就产生了一种“恰到好处”的表达。
开始的时候我只想表达“输入”的重要性,因为我想让学生和家长们认识到学什么东西是有用的、有效的。但是我好像忽略了“输出”,也就是“结果”的重要性。如果一味地强调学什么,却没有给学了之后的结果,就好像定了计划,却没有目标一样,那这个计划就是盲目的。
还好,我是有结果的,而且是权威的结果。
与此同时,有的家长看到了另一层意思,家长跟我反馈她忽略了孩子的输入,如果没有有效的输入,就无法输出,她跟我请教如何有效输入。喏,初衷还是有用的,不同的人,需求不一样!
昨天晚上破例晚睡了一个多小时,跟一个隔了好几届的学弟探讨记忆法和思维导图的应用,因同为母校记忆协会会长的身份,让我对这个新会长(学弟)产生了好奇,我想知道从他的视角看记忆法和思维导图,会有什么不一样。
果然,收获颇多。他虽然不到20岁,但是思想很成熟,做事很严谨、周全。我在他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那种不安现状、喜欢折腾的影子。他对记忆法和思维导图的应用,虽然见解不全,但是他为之付出的努力,一下子触动了我。在给他输出我对记忆法和思维导图应用的观点时,冥冥之中,我好像被什么打通了,感觉那一刻无比通透,我从来没有解释得这么清晰有力,我赶紧在备忘录里捕捉了当时的灵感!
这几年,我给很多学生、家长、朋友解释记忆法和思维导图的作用,但是总感觉差了点什么,所以在很多人眼里,这些方法听起来有点虚。甚至有朋友开玩笑说,类似“邪教组织”,我很憋屈,但只能陪着笑笑。
但是我一直没有放弃,因为我自己是最大的受益者,我也培养了很多受益者,但就是没个清晰有力的“输出系统”,直到昨天晚上那一刻,我感觉世界都亮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7850820/365335aeaa65a6f4.jpg)
翻开自己的备忘录,最近一个月,近50多页的灵感记录,都是关于记忆法和思维导图的应用及课程设置,几乎每一刻,我都在思考,教学时、看书时、听书时,甚至睡觉前、起床前,每想到一个灵感,我就记录下来并作延展性思考。可能昨天晚上是一个冥冥之中的契机,给了这么多天思考的结果。感谢不断思考不断更新大脑CPU的自己!
脑海中不禁又回想起了李宗盛的那句话: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我也把它送给了正处于人生选择阶段的学弟,可能表达方式不一样,但希望有所启发。
角度不一样,世界都不一样。有时候稍微转换一下角度,那些让你百思不得其解的东西,可能就通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7850820/0d3ee5668a349c0c.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7850820/b1e156292c20291d.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