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这个意思就是说,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学习的人,爱学习的人,不如把学习当作快乐的人。
知道怎么学习的人和爱学习的人应该占很大一部分比例,但是真正把学习当作快乐的人为数就不多了。
孔子读书的时候,经常忘记吃饭,60多岁的时候开始学习《易经》,由于读了很多遍,把捆竹简的牛皮绳都弄断了,正因为如此孔子才那么博学多才。
下面我们再说说怎么学习,才更有效果呢,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意思是说学习到新本领后,要经常练习不也是很快乐的吗?
现在的知行合一和刻意练习是不是就是由“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发展来的呢?谁说孔子的理论不是与时俱进的呢?
孔子向诗香子学琴,一首曲子反复弹了很多天,已经掌握了弹琴的基本技巧,却不肯练习新曲子,又继续练习了好几天。最后,他竟然在琴声中悟出了作曲人的心意,他便向老师询问作曲人是不是周文王。
孔子真得太神了,竟然能够闻曲识人,还是作曲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