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历史有意思读书让生活美好读书志
#红书房#《国语集解》161:赵氏孤儿的努力

#红书房#《国语集解》161:赵氏孤儿的努力

作者: 我叫陈庆红 | 来源:发表于2019-11-04 06:19 被阅读0次

    晋语八·第13则

    公元前541年,各诸侯国大夫举行虢之会,弭兵之盟。距离上次会盟不过5年。

    这一次鲁国虽然派出了叔孙穆子参与会盟,但是这边盟约的字迹还没干,鲁国就讨伐莒国拿下一城。所以历史记载「鲁国食言」。

    参与盟会的楚国令尹楚恭王之子「」打算杀了叔孙穆子,陈尸示众。晋国大夫乐桓子想通过调停向鲁国要好处,前面《鲁语》提到这个事,叔孙穆子拒绝了。赵文子对叔孙穆子说,楚国令尹对楚王之位有想法,所以对诸侯国的事务其实没有那么上心。《左传》中记载鲁国「孟公绰」对齐国「崔杼」发兵攻鲁的说法:将有大志,不在病我,必速归,何患焉!别看崔杼咋咋呼呼的,实际上归心似箭。

    赵文子和孟公绰都抓住了主要矛盾。

    赵文子判断诸侯会盟求的是解决问题,不是说来了就行。令尹的为人刚愎自用,好自尊崇,如果被他碰上,肯定无法躲避。你何不逃走呢?万一发生不幸,一定会危及到你。

    叔孙穆子回应赵文子,大意是说身为特使代表鲁国来参与会盟,跑了只会把灾祸引到鲁国境内,如果在此被杀,对鲁国的追究也就是这样了。鲁国的不义举动波及他,自己并没有什么不义之举,如果这样可以使国君平安,对国家有利,生与死都是一样的!

    赵文子估计被叔孙穆子给打动了,打算为他向楚国求情。乐王鲋也就是乐桓子,为人有谋略,但是贪财。他不认为求情是合理的,反而叔孙穆子一定要杀。诸侯会盟,这盟约的字迹还没干呢,鲁国那边就出兵,那还会盟个屁啊!不能讨伐鲁国,还放过鲁国来会盟的人,晋国还算是哪门子盟主?

    赵文子,赵氏孤儿中的那个孤儿,前面有一则记录他冠礼之后各位卿大夫给他的一些教导。他说:“有人不避难打算一死以安民利国,这样的人可以不保护吗?如果都能这样爱护国家,那么大国就不会丧失威严,小国也不会受到欺侮。如果按照这个道理去实行,就可以教训百姓,又怎么会败坏晋国呢!我听说「好人遇到祸患,不救不祥;恶人在位,不拿掉也不详」”

    最终赵文子还是坚持向楚国求情赦免了叔孙穆子。

    一生遭遇家族大难,又从基层一直干到正卿的赵文子赵武一定非常认可叔孙穆子。君主励精图治,臣属公忠体国,国家何愁不治。存天理,灭人欲,大体如此。

    赵武持弓·来自百度百科

    晋语八·第14则

    赵文子建房子,工匠砍削房椽后又加以磨光,张老张孟之傍晚来访看到工匠这么干,也没跟赵文子打招呼就走了。赵文子听说了这件事,驾车去找张老,问张老:“如果我有什么做得不对的,您要告诉我啊,为啥走那么快呢?”

    张老给后人普及了当时建房子的规矩:天子的宫殿,砍削房椽后要粗磨,然后再用密纹石细磨;诸侯宫室的房椽要粗磨;大夫家的房椽要加砍削;士的房子只要砍掉椽头就可以了。备物得其所宜,这是义;遵从尊卑的等级,这是礼。

    这里点出了礼的本质就是尊卑等级的遵守。

    张老看到赵文子磨光屋椽,认为赵文子贵而忘义,富而忘礼,恐怕不能免祸,怎么敢告诉他呢?这当然是气话。

    赵文子回家后,让工匠们不要磨了,工匠说要不都砍了?

    赵文子说:“不必这样。为的是让后代人看到,那些砍削的,是知仁义的人做的,那些打磨的,是不仁的人做的。”

    作为证据,警醒自己。

    晋语八·第15则

    赵武和叔向一起到晋国九原墓地游览。是的,你没有看错。晋国九原陵墓是晋国卿大夫的墓园。现在集中归葬的墓园多少有些阴森,而古代不少贵族皇帝的陵墓现在都成了景区,比如孔林。

    赵武问叔向:“如果死者可以复生的话,我们跟谁在一起呢?”这是要臧否人物了。

    叔向说阳处父吧!

    赵武说阳处父刚直但是缺乏谋略,被狐射姑所杀,他的智慧不值得称道!

    叔向问那狐偃?也就是晋文公的舅舅。

    狐偃跟晋文公避难,到了回国的时候,没有辅佐晋文公的心思,请晋文公赐予他玉璧,他要逃亡,所以赵武认为他不够仁义。

    在我看来,狐偃或许想试试晋文公的态度。

    赵武最后选择了随武子范会——范会进谏不忘咨询自己的老师,不忘本,对待朋友很友善,不附和君主,贤人就上,不肖就下的用人态度。

    做事、用人、待人,三个维度。

    打完,收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红书房#《国语集解》161:赵氏孤儿的努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wkrb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