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神在多数人看来是件迷信的事情,但是在边远的山村却是少有的现场娱乐。
![](https://img.haomeiwen.com/i15612958/a33229dadd76b50c.jpg)
聪明的女人早早就备好晚炊,呼女喝儿,一顿饭后,收拾停当,只等祭神的锣鼓响起,就带着孩子们,直接奔去。懒女人们大抵直到锣鼓响起三遍还在扒饭,不得不将碗筷往锅台上一搁,将儿女们未吃完的碗筷给夺了,匆匆带上门,拖着孩子,寻着锣鼓声去了。
拜神的日子都选在正月十五,而十四的晚上最热闹,因为这天晚上祭神,要将菩萨——天灵降世于凡间特为他塑的泥质肉身祭活,以便正日子——正月十五,抬着显灵的菩萨游走各村各户,带给村民们一年的好运气,自然香油钱和礼炮钱是少不得的。
十四那天的晚饭,成年的男人们是不在家里吃的,因为祭神的时候需要劳力们出力,菩萨所在的庙宇是要管饭的。酒足饭饱之后,日头早已沉了,晴冬的夜晚,月色足以照人,照得人脸都是白花花的。这便是祭神的最好时间。
先来四个壮汉,将菩萨从庙里抬出,还未到庙门,门前已是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叽叽喳喳,围了几大圈,有踮着脚探着头往里看的,时不时嘴角斜几下;有互相扒着膀子,晃着上身,从人缝里往里瞄的,脸色又焦又怒;更有三只脚的老人,眯着眼,嘴里喃喃,想来应是什么也看不到,只能意想当年自己的威武;最可乐的是小孩子们,要不就是大人扛肩上,跟菩萨一样高,俯瞰众生,要不就是脱了大人们的管束,自寻好友别处混钻去了。
这么一堵,菩萨出不了门,老和尚自是修炼有道,这样的架势年年见,便叫人放鞭炮,先从里间放起,算是给众人提醒,若是不行,便将鞭炮扔出门去,总能炸出个路来吧!
废了两串鞭炮后,菩萨终于可以见月光了。月光白,菩萨黑,况又是久远的胎身,看不甚明,唯见头上的宝珠和腰间的佩玉熠熠反射了亮光,偶尔可见风吹的长须拂来拂去。
菩萨既出了门,祭神仪式就正式开始了。老和尚穿了一袭新衣,头也是新剃的,圆而光亮。先是绕着菩萨走一圈,撒圣水,老和尚说这圣水是他春夏秋冬四季分别从兰荷菊梅上取得的雨水。煞费苦心呀!
圣水撒过后,便是念经了。依依呀呀,抑扬顿挫,虽听不懂,但是那腔调和语调还是美的,不然众人怎能如同发现敌情的装哑的蝉一般?
经念到一半,老和尚忽然起身,他要请神了,所谓请神若从迷信的角度来说,便是让神仙入凡间的肉身,若是从艺术的角度来说,绝对是舞蹈了。忽而双手冲天,一脚踏地,一脚悬空,意为飞天,拜谒各路神仙,看哪路神仙今明有空,入凡尘显圣,顺带请示神仙对凡间还有什么要求;忽而一臂前举,一臂后抬,左右摇晃,意为铲除人间鬼魅,为神仙下界扫清路障;忽而双脚跺地,以手指地,入地狱,解除怨鬼魂灵,让他们安生,不来人间作祟。大抵这三式之后,仪式也差不多了,虽还会有些花架子,也无关痛痒了。
每次祭神仪式,泥塑的肉身菩萨是否会动弹是判断神灵是否显圣的标准,所以每次仪式快结束的时候,也是鞭炮放得最多的时候,那鞭炮不是在别处放,偏只在菩萨的身下放,噼噼啪啪,震的耳朵都疼,那抬菩萨的人腿脚都被震麻了,不知觉的身子也晃动了,于是在一片“菩萨显灵了”的嘘嘘声中,一年一度的祭神就结束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