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酷暑,我们往往会选择以冷制热的方式。但是,从科学养生的角度,应对酷暑,以“热养生”对人体最宜。在我们的生活中,应对酷暑常会出现以下误区:
大量吃冷食。吃冷食是最常用的消暑方法,尤其是冰淇淋、冷饮和冰镇西瓜。由于人体的阳气呈向外扩散的趋势,如果摄入过多的生冷食物,会对人的阳气造成严重伤害。
休息太贪凉 。夏季的晚上,有的人会整夜开着空调睡觉,还有的会干脆在地上铺个凉席,直接躺下。殊不知, 夏季人体毛孔张大,人在熟睡时全身基础代谢减慢,体温调节功能下降,身体抵抗力变弱,这时开空调、睡地板都会使寒邪更容易进入体内。
运动后立即冲凉。夏日运动后的燥热、流汗往往让人难以忍受,不少年轻人会用冲凉水澡来降温。 然而,人体对温度的适应是需要过程的,一下从高温到低温会使人体受到刺激,会加重体内的湿寒。
《黄帝内经》中有记载:“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这正说明了若损耗了阳气会对我们的生命健康造成危害。 “夏天不热,冬天不冷,迟早要坐病”。
即使在夏天,如果不注意保暖,寒邪同样会侵袭体内,出现身体畏寒、四肢冰冷、容易感冒、腹泻胃疼等症状。
因此,建议处于盛夏的我们,应该坚持“热养生”。热养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
远离寒邪。不要长时间待在封闭的空调房里,饮食上应注意少食生冷食物,用姜等食物来温中散寒,把生姜、红糖一起冲泡后服用。
用热水泡脚。这样能够使气血运行通畅,增加足部的血液流速和流量,增强新陈代谢。
常洗热水澡。能使身体的毛细血管扩张,有利于机体排热、排毒,并且能够补充阳气。
解暑要喝热茶。一杯热茶最能解暑消渴,有利于汗腺排汗,达到散热的效果。
运动必不可少 。夏天要“以汗制汗” ,这样才会加速体内的新陈代谢,并且有助发汗。提高人体调节体温的功能,防止中暑和一些常见的热症。
对于女人来说,女性更要“热养”。女性阳气不足,又以血为用,女性要注意多补阳气,因为气能生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