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足戒

作者: 分享合伙人 | 来源:发表于2018-09-28 13:50 被阅读20次

以具足戒而言,因戒品具足故名之,依性质不同可分为八类:

  

具足戒
具足戒

  一、波罗夷:属根本极恶戒,犯则丧失比丘(尼)的资格,无法再生活于僧团之中。此罪如同断首之刑,不可复生。例如:杀人、抢劫等。

  

  二、僧残:是次于波罗夷的重罪,犯此罪者,如同残废一样,但得于清净大众中,为如法说忏悔除罪之法,则此罪可除。例如:毁谤、造谣等。

  

  三、不定:有犯罪嫌疑,但尚在怀疑判断之中(嫌疑犯)。例如:比丘夜宿寡女家。

  

  四、舍堕:因贪财或贪物所犯之罪,犯则罚以没收物品,并于大众中忏悔。例如:不法向人需索衣物。

  

  五、单堕:舍堕和单堕都属「波逸提」(忏悔罪),意译:堕、令堕、能烧热、应对治、应忏悔。乃轻罪之一种,谓所犯若经忏悔则能得灭罪,若不忏悔,则堕于恶趣之诸过。须舍财物而忏悔之堕罪,称为「舍堕」;单对他人忏悔(于大众前)即可得清净之堕罪,称为「单堕」。例如:恶口辱骂、令人斗乱、打人伤害等。

  

  六、波罗提提舍尼:简称提舍尼(悔过罪),意为向彼悔、对他说、可呵法。犯此过者,必须向其它之清净比丘发露忏悔,是轻罪的一种。例如:饮食不当(强人所难、不如法食品等)。

  

  七、众学:有关生活礼仪等细则,条目众多,应常学习,故称众学。属「突吉罗」(粗鲁)的轻罪。例如:食衣住行之威仪端正、身语意三业之清净和雅等。

  

  八、 灭诤:止灭诤论所设的方法及规定,当大家意见不合,起争执时,要面对面坦诚布公,互相表白说明,解除彼此间的误解。一旦化除争执,事后则不可再有议论,不可背后再搬弄是非。

  

  由上述可知,佛教讲究自制修身,尊重他人,行止合乎善恶因果则是持戒,破戒犹可藉发露忏悔、积善结缘来化解,将功赎罪;破见(没有因果观念)则无可救药,万劫不复。

  

  一般人以为受戒是增加束缚,其实,凡身陷牢狱,失去自由的人,究其原因,都是触犯了五戒。五戒,是做人的根本道德,是伦理的基本德目,受戒在于不侵犯而尊重有情众生。所以受持五戒,就是守法的表现。

相关文章

  • 具足戒

    以具足戒而言,因戒品具足故名之,依性质不同可分为八类: 一、波罗夷:属根本极恶戒,犯则丧失比丘(尼)的资格,无法再...

  • 感念

    私淑于公, 感念至深。 力承力弘, 润物无声。 持具足戒,持戒具足什么?具足五福: 长寿(戒淫) 富贵(戒盗) 康...

  • 【學佛禮儀】在家居士須知

    佛陀教育 若信恭敬一切佛,则持净戒顺正教 若持净戒顺正教,诸佛贤圣所赞叹 戒是无上菩提本,应当具足持净戒 若能具足...

  • 杂阿含经1013

    [导读:信戒施闻慧] 佛陀表示优秀的在家佛教徒应该要具足信、戒、施、闻、慧,俗称「在家五法」: 信具足:坚固信佛。...

  • 「佛教常识100问」第27问:比丘、比丘尼是出家人的专称吗?

    是的! 比丘,是指已授具足戒的出家男众。 比丘尼,是指已授具足戒的出家女众。 式叉摩那尼,是指已授式叉摩那尼戒的出...

  • 请支持

    释中证,2009年陕西扶凤大明寺出家。 并受具足戒。

  • 具足

    有此足矣 此是什么 认识得足够清楚吗 如果此是内心的需要 通过此达到内心的满足 那么此是如何办到的 是通过此和我的...

  • 具足

    人本具足,无需外求。 如果你的一切还没有变好,那只能说明我们的修行还不够,或者时间未到。 某档医疗纪录片有一集,说...

  • 具足

    我本健康,我本快乐,我本幸福,我本圆满,我本具足。 我自己却浑然不知,一直苦苦地追求。虚度了光阴,浪费了金钱,耗费...

  • 具足

    我本具足,无需他求。 人体自有大药,我们的身体是一个整体的机能生物,而非机器。哪坏了修哪。 我自己感觉,人的身体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具足戒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xes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