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常会为了追求财富和名利,求去祭拜神佛。但是过于执着,沉迷于表象,着相,而不是由内而外生发,初心纯真,那是无法拿到结果的。
金刚经中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https://img.haomeiwen.com/i13301998/31cb0ce22867373e.png)
意思就是很多人磕头烧香,想与佛陀做交易,觉得富一点金钱等就能保佑自己。也太小看佛陀了。套用孔子的话:曾谓佛陀不如林放乎?
论语有云: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季氏旅于泰山。
意思是当时祭祀泰山,是天子公侯的专利。然而贵族季氏居然也去泰山祭祀。
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
意思是孔子没法接受,就对学生冉有说,你不能劝劝他吗?这是有违礼节的。学生说,这事劝不了。
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意思是孔子说: 难道泰山上的神仙都不如林放懂得礼仪,居然会保佑那样的人吗?
![](https://img.haomeiwen.com/i13301998/d4471f3889499c1a.png)
林放是鲁国通晓礼仪的人,孔子觉得他相当于一个礼的标准。连林放都不能够接受这样僭越的行为,何况泰山。
泰山有灵,季氏违制僭越去祭祀,难道不知道后果?除非他不相信泰山有灵。既然不相信泰山有灵,那他去泰山的行为就是告诉人们,他故意僭越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