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页十四
来自《第四章 系统之奇》
P141
正如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没有酵母,即使有再多的面
粉,也做不出面包来。小孩子不管吃了多少碳水化合物,如果缺少蛋白质,身体也不会健康。同样,不管有多少客户,没有资本,公司也无法正常运:相反,资本再多,如果没有客户,公司的运营也难以为继。这就是“限制因素”的概念,虽然很简单,但是很多人却对此存在误解。
例如,农学家认为,通过检测土壤中各种营养成分的含量,可以确定最佳的施肥量。但是,他们是否把作物生长所需要的各种必不可少的限制因素都考虑到了?人工制造的化肥会对土壤中各种微生物和有机质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化肥是否会影响或限制土壤其他功能的发挥?化肥的生产又受到哪些服制?这些问题是否已经得到周全的考虑,并可以清楚地回答?
一些发达国家将资本或技术转移到欠发达国家或地区,但是效果不佳,受援助国的经济并未有大的起色,很多人对此大感困惑。其实,经济发展也有很多限制因素,不只是资本和技术,甚至这些东西根本不是受援助国经济发展最主要的限制因素
p142
事实上,对于每一个工厂,儿童、流行病、新产品、技术、公司、城市,经济和人口等,都存在多重限制。你不仅需要知道有哪些限制因素,它们中的哪个或哪些起着主要作用,而且需要认识到,如果增长变缓或者约束变强,就说明起主导作用的限制因素正在发生改变。植物的生长与土壤的相互作用,公司扩张和市场的博弈,经济发展与资源之间的关系都是动态变化的。当一种因素的制约被解除了,成长就开始启动,而成长本身会改变各种限制因素之间的强弱对比,因此,相对最为稀缺的一种因素开始逐渐发挥作用。这时候长就会减缓或陷入停滞。要将注意力从相对丰富的资源(制约力没有那强)转移到潜在的下一个最主要的限制因素,需要对成长过程的真正理解并具备有效把控的能力。
任何一个有着多重输入和输出的物质实体,包括人口、作物生长、生产过程、经济发展等,都受到多重限制因素的制约。随着系统的发展,系统自身会影响和改变各种限制因素,也在这一过程中实时地受到各种限制因素的影响。系统与其限制环境之间构成了一个相互进化的动态系统。
然而,理解系统受到多重因素限制,对即将到来的下一个限制因素保持警惕,并不是实现持续成长的秘方。在限定的环境里,任何物质实体要想水远保持持续成长是不可能的。因此,从根本上讲,关键不是追求持续成长,而是选择在哪些因素的限制之下维持生存。
如果你的公司能以可承受的价格生产某些精美的产品或服务,订单就会蜂拥而至,直到你无法应付,出现某些瑕疵或限制,降低了产品的完美程度,或者提高了它的价格;如果某一个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明显优于其他城市,人们就会络绎不绝地聚集到这个城市,直到超过该城市可以容纳的限度,导致生活环境变差。
成长总是不可避免地会受到限制,其中有些限制是自发的,而有些则是系统施加的。没有任何物质实体可以永远成长。如果公司管理者、政府当局、社会人口不能认识到其成长过程所面临的限制,并自觉地对其成长过程加以选择和控制,那么环境也会做出选择,并施加限制。
「I,重述知识」(可选)
一个小企业,经常会这样想,我是小公司,不能和大公司比。一碰上去谈同一个订单,自己自己就把自己给拍死了。要想把公司做大做强,一定要和资本合作,一定要有专业团队,一定要有牛人,而忘了创新。
还有些公司销售员,总是觉得自己不行,销售业绩一直上不去,他会说,我天生不会能言善道,销售业绩怎么会好。
「A1,激活经验」 (必选)
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以至于现在的成人学习,在学习促进自我成长这条路上,你受到过哪
些制约,如何制约你的?
我没有进过大学,因此在遇到某些时候,在自己的心里会想着,没有上过大学,不自信。想成为讲师,可是看到那些人都是很多的头衔,而自己什么头衔都没有,就心里想着,别人都很厉害,自己给自己设限,会觉得自己能力不足。
「A2,激活经验」 (可选)
2013年之前公司员工都很怕我,也不和我说真话,后面去学习国学,发现自己的问题,对员工有了变化,短期内看似有点效果,时间一长,心里又有了想法。
觉得员工对她们再好,也是不能同心同德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九九,因为有了这样的想法,行为开始变化,三个月后,一切恢复原状,和员工还是沟通不畅。
限制性的信念害死人,思维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有了限制性的信念,不仅会影响公司的发展,也会影响到个人的发展,把自己框起来。
成长性的思维很重要,再今后的人生和工作中,以中立的心态,多维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不偏不倚,活在当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