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把我之前看的一本《头等舱里的谈话课》做成手账,这是第一次以读书笔记的形式来做手账,所以,几乎就是简单的利用上了箭头、小插画、,标题用加粗加大加深的形式,由于内容不多,只是把书中作者关键的观点记录了下来,虽然是简单的两页手账笔记,但是,我真的是在这次读书中收获了从输入到输出的这个过程,而正是这个过程带给我的是对之前的读书形式有了那么一点点的跨越,心中窃喜。接下来,我就想把最近读过的关于成长类的书都做成手账,一本一本的输出。第二本书我打算把《睡眠革命》进行手账输出
《睡眠革命》 《睡眠革命》 《睡眠革命》 《睡眠革命》 《睡眠革命》 《睡眠革命》手账第一页,我试着把书的主标题和副标题用字体进行了区分,突出主标题,这样看起来可能会更加一目了然,用一页纸来介绍作者会更加详细一些。左下角我在当当网查到了我的购书记录,时间,价格,(显得我心思很缜密的样子,其实,如果不是查记录,根本记不得,后面我的头脑中会植入这个意识了)然后用箭头引出我读此书的目的。
这本畅销书是我想了解的,我想从书中学到什么,读这本书给我带来什么收获,如果单单是读书,读过了就过了,带着这个意识,从头略读一遍,然后做手账的时候再复盘一遍,找到书的主要脉络,也许从手账的角度来说,这本书,我做得并不好,属于入门级的初级阶段,但是,庆幸自己,找到了读书输出的方法,找到手账的输出形式,在写写画画中收获了手账的入门实践,睡眠的方法原理,万事不是多多益善,“会道者,一缕藕丝牵大象;盲修者,千钧铁棒打苍蝇。”
《4点起床》 《4点起床》 《4点起床》 《4点起床》掌握了《睡眠革命》了解了怎样才能用最少的时间达到最佳的睡眠效果,接下来,我决定读一读《4点起床》这本书,这一次,我用淘宝店铺里买的便签纸和点点胶,作为作者介绍的主要背景,右面是用黑色的胶带剪下一小块一小块作为目录的索引,用荧光笔在黑胶带上写上数字,看起来还挺高大上的,整洁不乏新意,这也是我参考手账达人的作品学到的,这本书的手账是按照章节进行制作的,题目用荧光笔写后,再用无印良品的0.38的中性笔进行勾线完成的,因为自己没有美术功底,只能借助工具才能勉强完成醒目的标题,用不同的标签纸作为边框背景,省去了很多的绘画时间(手残党的无奈)。
第二章,采用了不同的目录,(没有参照手账达人,属于自己创新)用彩色笔画实心小圆圈,中性笔写序号的方法来做,和题目的颜色相同,这样有呼应的效果,也是不错的创意,
总体,这本书的手账创作属于单一的风格,简单,高效,最后一张手账是《4点读书》的推荐指数和收获,结尾处用中性笔画了两个毛线球的简笔画来填补空白处,感觉还不错,结束日期距上一本书只差两天,也就是用了两天的时间,完成了这本书的输出,也因此激发了我的兴趣。
《精力管理》 《精力管理》 《精力管理》 《精力管理》 《精力管理》 《精力管理》 《精力管理》手账第三本书是《精力管理》,这本书主要是针对如何管理好自己的精力,也就是做事情的能力,同样是按照章节去做,但是,明显的我会有意识的增加了简笔画在手账中的数量,每一页会用不同的色系来做,甚至是边边框框。
重点的地方用不规则的对话框形式,里面或者外面用虚线描绘增加立体感。
四天的时间又做完了一本读书手账,这个阶段我已经进入了痴迷的阶段,是读书以及手账效率方面能量的爆发阶段,累并快乐着.这种感觉已经好久没有过了
《从3分钟热度到一万小时》 《从三分钟热度到一万小时》 《从三分钟热度到一万小时》 《从三分钟热度到一万小时》这本书也是属于个人成长类书籍,因为自己之前总是会有这种“三分钟热度”的现象,所以,对于“AB血型双子星座”的我来说,如果按照大家的常规思路,我属于专注度不够的这种类型,所以,这本书要好好看看,正值夏季,一边看书做手账,一边吹着空调,颈椎受到了侵袭,依然热情不减,这本书的手账,风格依然,但是,从书中吸收到的知识不同,累并快乐。
两天做完一本读书手账,节奏相同,内心中有些恐惧,真怕这种热度只是在手账的征途中维持着三分钟。
《高效能人士的笔记整理术》 《高效能人士的笔记整理术》 《高效能人士的笔记整理术》 《高效能人士的笔记整理术》 《高效能人士的笔记整理术》这本读书笔记不同于前几本的地方在于,有意识的用图表的方式把笔记的种类画出,也运用了一些颜色,这本手账的颜色在视觉方面,图表的颜色会有眼前一亮的感觉。为什么这本书在我的心目中的可读性为两颗半星呢?因为,这本书是我很久之前买的,当时买书的时候多半是书的名字会吸引到我,这本书是作者编著的,所谓编著,就是从其他作者原著的书籍中拼凑而来,适合于想在新的领域做为大概的了解,会概况得比较全面,书读得多了,在买书的时候就会特别在意,更多的想买一个领域中比较权威的大咖级人物的原著。
《你原本无须那么辛苦》 《你原本无须那么辛苦》 《你原本无须那么辛苦》 《你原本无须那么辛苦》 《你原本无须那么辛苦》 《你原本无须那么辛苦》 《你原本无须那么辛苦》 《你原本无须那么辛苦》《你原本无需这么辛苦》这本书作者是美国著名的人生教练——丹尼尔.拉波特 所著,内容比较多,所以,我做读书手账耗时也比较长,前半部分手账风格与之前无异,后面开始把手账主体内容从黑色的中性笔改为绿色,这只绿色的笔写起字来会比之前好用,所以字稍微的好看一些,这个转化,让我开始注重了书写的工整度,后面的版面以绿色和蓝色为主,较之前会有提亮的感觉,排版上,也通过字体的改变而改变了一些风格,在当时就算是有了很大提升。由于这一点点的进步,我开始有了输出手账的想法,之前接触过“简书”,也在简书上发表过短文,春节的时候从泰国回来,我就旅途中的一些所见和感悟发表简书,并被不同的简书平台收录(此时还是比较欣喜的,)不如,把读书手账以简书的形式再进行分享呢?
因为比较喜欢《睡眠革命》这本书,所以,决定用这本作为开始,这本书第一遍详读,第二遍,手账输出,第三遍是简书输出,这样一遍输入两遍输出,至今还能记得书中的内容,(算是这么多年来在读书上的飞跃了),在发表简书的同时,我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之前没有太在意拍摄,用的全能扫描王的APP,颜色上有失真,没有拍照背景,因此,我关注了简书上的一系列手账题材的文章,关于手账的拍摄,背景、颜色、装饰无一不是用尽心思。
简书这个平台真是高手如云,我也因此开阔了眼界,提升了思维维度,记得,之前在做手账的时候,一直耿耿于怀的是,字写得不好看,插画画的不好,对于自己手残的嫌弃到了一定地步了,买了手账的系列书籍,买了POP字体、POP插画,总想着练就一身绘画写字的本领来PK一下手账达人,心中升起了很多的焦虑,甚至是不知道该从哪里下手比较捷径。
因为关注简书,简书中手账作品关注多了,我又发现了一个问题,手账做得好不好,不光是字写得漂亮,插画画得好,其实,排版是关键,与其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和手绘达人进行比较,不如看看还有没有其他的路径可走,真的是,之前没有关注,好多手账是通过贴纸,胶带,印章等辅助完成的,省去了绘画的时间,提升了效率。。。 。。。 嗯嗯,开悟,开心
《微习惯》 《微习惯》 《微习惯》 《微习惯》 《微习惯》 《微习惯》 《微习惯》自评:在拍照方面有提升,背景的运用,周围小物品的装饰,第二张手账中,自己临摹了POP字体,字体绘画是在平日的积累中提升的。
《麦肯锡笔记思考法》 《麦肯锡笔记思考法》 《麦肯锡笔记思考法》 《麦肯锡笔记思考法》自评:图片拍照背景排版有提升,有意识的练习简笔画,英文字
《清单革命》 《清单革命》 《清单革命》 《清单革命》《清单革命》自评:注重简书上文章更新,对手账的数量和质量没有关注。
《时间看得见》 《时间看得见》 《时间看得见》 《时间看得见》 《时间看得见》 《时间看得见》 《时间看得见》 《时间看得见》自评:对于效率手册有了进一步了解,读书层面的收获高于手账
《让达成目标成为习惯》 《让达成目标成为习惯》 《让达成目标成为习惯》 《让达成目标成为习惯》 《让达成目标成为习惯》 《让达成目标成为习惯》 《让达成目标成为习惯》 《让达成目标成为习惯》 《让达成目标成为习惯》 《让达成目标成为习惯》 《让达成目标成为习惯》 《让达成目标成为习惯》《让达成目标成为习惯》自评:是读书手账中目前笔记满意的作品,颜色、排版、贴纸印章胶带的运用、用心程度都比较满意,较之前作品有很大提升。
80天我做了什么 手帐前后的状态 心在哪里 殊途同归80天手帐读书,带给我的不光是手账方面的收获,也不仅仅是读书让我成长,而是在读书和手账同时进行的这个过程中,我的心态发生了质的变化,自己的状态,家庭关系,同事关系,生活质量,都在不同程度上发生了变化,每天早上我不再是刷手机看朋友圈,也许我关注的不是别人的生活,甚至是不再羡慕别人,我更加关注自己,关注自己这个个体的变化所带来的幸福感,每天醒来,我会打开简书,看看简书中自己感兴趣的主题,感兴趣的文章,这一系列的变化使我更加专注了,简书中我最近关注“断舍离”方面的文章,也更加想要进入“极简的状态”,十一放假期间,我忙得不亦乐乎,却找不到之前的焦虑状态,没有时间画手账,没有时间更新简书文章,这个期间我用碎片时间,每天早晨5点半自然醒来,或者是晚上临睡的时候,我把一系列的断舍离、极简、收纳整理、扫除力的书看了一遍,数了数光是纸质的书籍就有五六本,这个阶段,我的确沉淀了很多,之前放大自己的缺点,把优点归于别人的状态在慢慢改变,用教练的话说,我最应该感激的是我自己,然后才是身边的人,感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