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这句话我相信很多人都学过,甚至烂熟于心,但是真的能做到吗?我想几乎没有。
“温故知新”重要的不是“知新”,而是“温故”。为什么呢?因为重新去看以前的东西是你要做的事情,而体会到新的东西、新的知识,这是在你不断温故以后自然而然地事情。
我们都应该清楚,不管你第一遍学习或看书的时候多么的仔细,永远有一些内容是老师或者书本没有说的,这些东西就是隐含在知识背后的知识。
只有当我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工作,在具体的事情上去做,才有可能突然“涌现”出一些新的认知,而这些新东西的涌现必然需要你去在具体事情上去做,然后回过头来重新学习之前的东西。
张居正说:“天下之义理无穷,你仅仅靠背诵记得,那真正学到懂得的又有多少?读过的书,听过的讲论,都要时时回过头去温习,反复玩味,这样既不至于遗忘,又能不断有新的体会。当时没体会到的,也慢慢体会过来,义理日益贯通,学问日益充足。别人来问的,便能与之应答而不竭。有疑惑的,便与之剖析而无遗,这不就可以做老师了吗?”
真正的学习,或者大成者,就是要学一个东西立马根据自己现有的理解去实践,去用来解决具体的问题,在具体的事情上去体悟这个知识,并且去看是不是适合自己,然后当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又回过头去学这个东西,会发现感觉完全不一样,会读出当时没有看出来的东西。
重要的,从来不是你看到了什么,而是你在学的过程中头脑中涌现出了什么,除了立马拿来解决问题,同时也要多回头看一看,不要老想着学习新的东西,能把一个东西学习透了,其实已经非常过了,东西是学不完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