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一本书,能读出一个时代的风貌,能读出这个时代的风骨。
《世说新语》,这本记述魏晋名士言谈逸事的笔记小说不像如今的小说,真实又不尽然,由一则则小故事编纂而成。让我们在这些小小的故事中,去寻觅,去感受那神秘莫测的魏晋风度。
一提起魏晋风度,首先想到的是那种风度翩翩,风流倜傥。的确,魏晋时代是十分注重相貌的。
魏晋风度,更重在一种率真任性的性格,他们十分洒脱,自我。无意于官场,从容镇定。王子猷雪夜船行,从山阴到剡县拜访戴安道,乘兴而行,兴尽而返。阮籍常常策马狂奔,穷途末路而返。嵇康临刑东市,神气不变,奏《广陵散》,曲终人绝,何等气度!
当然他们也是宽容大度,十分容忍的。
有一则十分有趣的故事。
王蓝田田性子很急。一次吃鸡蛋,用筷子去戳它,没有得手就大怒,举起鸡蛋扔到了地上。接着鸡蛋在地上滴溜溜地转个不停,他就下地用木屐的齿去踩它,结果又没踩到。他气急了,便又从地上捡起来放进嘴里,咬破就吐掉了。从这件事上可以看到他在生活上十分急躁、冲动。
然而,有一次,谢无奕,因为一件事合不来去数落他,破口大骂。王蓝田却表情严肃地面对墙壁,一直到谢无奕走后,才重新落座。
容忍,有的时候,不仅不意味着软弱,恰恰显示了刚毅、坚强和耐力。魏晋名士特别注重自我的修炼,“忍”的精神在他们的身上常常表现得格外突出。
其实魏晋风度并不是单一的,有的时候,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复杂的情绪。
有一则诸葛靓的故事。
诸葛靓后来入晋,被任命为大司马,朝廷征召他为官,他却不肯应诏赴任。因为和晋室有仇,常常背对洛水而坐。
有一次,晋武帝找了个机会和他见面。
武帝说:你还记得我们小时候的交情吗?
诸葛靓说:为臣不能吞炭漆身,今天又见到了圣上的尊颜。
接着他泪雨滂沱。
诸葛靓背洛水而坐和吞炭漆身,矢志复仇,具有一种面对强者,宁折不弯,忠诚无私的震撼人心的力量。
而此刻,诸葛靓的心态更为复杂:一方面是对司马昭的仇恨,另一方面是自己童年时代与之结下的美好情谊的眷恋。
这种痛苦与幸福的交织,凄惨与欢欣的凝聚,构成了诸葛靓复杂的心态。我认为,其实这正是魏晋风度的另一个侧面,正是性情中人的表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