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类书籍太多了,川菜不管喜欢还是不喜欢,大部分中国人肯定是吃过的。一本写成都美食的书有什么与众不同呢?
这本书的作者是一名英国美女,在上个世纪90年代,剑桥大学毕业后,作为一名留学生,来到了中国成都,入读四川大学。
书的开头看不出来是写美食的,只是写她如何想在中国好好的混一下,体验一下普通中国人的生活。但混着混着,就被成都的美食吸引了。一般的食客,也就是爱吃而已,但作者不光爱吃,还极喜欢研究,更是酷爱动手做。这就让这本书充满了奇妙之处。一个外国人是如何一步步转化她从小的习惯,爱上异国的口味,这个过程不乏冲突与戏剧。比如两国人民对猪的不同态度。作者穿梭在上世纪的老城中,菜场,朋友家中,像极了一位普通的中国人,为了一口美食,不辞辛劳。她居然还参加了一所烹饪学校,正儿八经的学了一段时间川菜的作法。书中有一张她学习时的照片,和大家平时看到的小餐馆中的厨师一样的打扮。邋遢的白制服,夸张的帽子,还有黑乎乎的灶台。在中国进厨师学校可不是啥好选择,她好像甘之如饴。看到这些,终于可以相信,她是真的热爱中国美食,而不是像当今流行的网红明星,对所有东西的介绍都浮光掠影。这时,读者就能体会到一些在我们日常看来很普通的食材,换个外国人,或者说换个角度看,又是多么的神奇。进而体会到,不同文化的交流是多么的美妙。
作者还写了中国其他地区的美食,但给人的感觉远没有写成都时的惊艳。也许,只有在一个地方生活过,才能真正了解一个地方的美食。作为一名游客,始终都无法把握住一个城市的脉搏。
这本书不光是美食,也有大量她对中国社会的思考和感慨。比如旧城的消失,老传统的失传,普通人的生活轨迹。就是以美食为线,串起中国大地上的一个个故事,见证着时代的变迁。
最后,这本书翻译的极好,完全看不出是一本翻译作品,通篇读下来,给人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仔细一查,原来译者也是一名位酷爱美食的四川美女,原作者也精通中文,这样的好事真的太难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