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万物为刍狗《道德经》9-5

万物为刍狗《道德经》9-5

作者: JIE制 | 来源:发表于2024-09-05 00:05 被阅读0次

牧大的知识星球每天都有很多提问,牧大的回答完全随心情,有些问题白到很low他也会回答,有些问题一句话就怼回去也专门怼一下。每天只是看看问题和回答,就挺有趣的。

问题的层次并不会因为牧大已经经过了人群筛选而有太大不同,一个小圈子发生的故事和大环境发生的故事也没什么区别。

区别是,谁在面对这些问题,以及如何处理这些问题。

看得多了,我的习惯就变成,在看牧大的回答之前先想想自己的答案。

回答的多了,问题就暴露了出来:面对问题,我的习惯更倾向于找答案,而不是跳出问题看问题,说人话就是,这到底是不是个问题,要不要回答这个问题,这是自己的问题还是别人的问题。

某热心的舅舅为刚毕业做电商创业的大侄子发帖,担心大侄子吃亏创业失败,急于请教关于某平台电商运营的行业经验。牧大一句话:既然不专业不懂行,就别给建议,别去做讨人嫌的舅舅。

我准备的关于某平台电商运营的800字小作文就地胎死腹中。

一个问题出现,直接扑上去三下五除二解决问题,已是我能想到的好的解决方案,大多数时候并没有想想

  • 这个问题应该我来考虑吗?
  • 这是我需要操心的问题吗?
  • 如果问题不解决对主线问题有多大影响?
  • 要不要现在就解决这个问题?

问题总是一个接一个,每天只是解决突发状况就已忙到筋疲力竭,六边形战士看起来战无不胜,累到半死不活。这现状是我要的吗。

无限游戏模式,第一件需要学习的能力可能就是,我要不要出招。


道德经-5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注解】

天地对万事万物不存在任何偏爱,就好像把万物当做祭坛上用草扎成的狗,让它们自荣自枯或付之一炬;圣人对他人不存在任何偏爱,同样把百姓当做祭坛上用来祭祀的草狗,让他们自生自灭不管不顾。天和地之间,大概就像是鼓风吹火的风箱一样。风箱内部空空如也,但是永不匮乏;它越是不停歇的鼓动,就越是产生更多的风,永无止尽。一个人说的太多,往往使自己走投无路总会说到词穷的时候,倒不如保持内心的虚静,平和,不过度,不遮掩,只是守中。

相关文章

  • 家国梦寒(七绝一首)

    题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出自《道德经》老子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

  •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出自《道德经》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

  • 百字瞻瞻21——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道德经与孩童生长》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道德经 . 第五章》 天地没有任何...

  • 关于[刍狗]

    《道德经》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在[观心]感悟(6)中,对于[不仁]和[刍狗]...

  • 道德经与幸福之5——不要喋喋不休

    道德经与幸福之5——不要喋喋不休 一,《道德经》第五章原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

  • 《老子》:有道之人,不厚此薄彼,一切皆自然而生,自然而消

    天道衍生万物,圣人遵循天道,是无上的大公无私。 《道德经》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 道德经第五章

    道德经第5章 原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

  • 刍狗

    老子《道德经》中讲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要理解这句话,我们需要先知道刍狗是什么意思...

  • 天地眼中的刍狗

    《道德经》: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刍狗”是草扎的狗,商、周以后才被用作祭祀之物,在这...

  •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是什么意思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是什么意思呢? 答复:出自于老子《道德经》上篇《道经》第五章。原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万物为刍狗《道德经》9-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ygtl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