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本文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https://img.haomeiwen.com/i10224957/3235afd8712c7d59.jpg)
拜年是中国一种传统而隆重的仪式,承载着人们对于亲朋好友的祝福和问候。在那个没有手机、没有电子邮件的年代,拜年显得尤为珍贵和重要。
“初一崽,初二郎。”小时候,每年的正月初二,父母都会带着我们去外婆家拜年。一大早,母亲就开始准备拜年的礼物,我有四个亲舅舅,还有六个堂舅舅,母亲给他们每家都要准备一份礼物。礼物也不是很贵重,就是每家一斤水果糖。
外婆家距离我们有五里地,连接我们两家的,是一条泥泞小路。等我们从家里出来,路上已经有了不少来来往往的人群,大家互相道着新年好,祝福的话语不停地在空气中回荡。
父亲抱着小妹走在前面,母亲紧跟其后,哥哥姐姐每个人手里都提着两包糖,也紧紧地跟着父母的脚步。我和弟弟则空着双手,边走边打闹,母亲偶尔会回头温柔地叫我们快一点,还不忘提醒我们小心脚下,别掉进水田里了。
到了外婆家,外婆早已准备好各种好吃的在等着我们了,我们异口同声地跟外婆说一声新年好后,就坐下来抢东西吃。很快,姨妈一家也来了,姨妈有五个女儿一个儿子,我跟五表姐年龄最接近,也玩得最好,看到她,我赶紧过去找她,与她手拉手到村里的大樟树下去玩。
这棵樟树很大,树底下还有一块很大的草坪,好多大人搬了桌子在这里打牌,小孩子们则在这里抽陀螺、放鞭炮,非常热闹。我跟五表姐拿出各自的鸡毛毽子开始踢,很快又来了不少小伙伴,我们便分成两组开始比赛。还没等我们比出结果,突然传来一阵锣鼓声,一群穿着戏服的人过来了。原来是要在这里表演节目,我们赶紧收起毽子,站在最前面看表演。
第一个节目是狮子表演,只见一个男人钻进一块薄薄的米黄色的布做成的“狮子”身体里,然后躺在地上开始表演狮子“怀胎十月”。一个穿着红色褂子、戴着面具的男人一边挥动着手里的拂尘,一边唱着民谣,大概就是一个月一个月地描述狮子怀胎十个月的不同变化。
接着,又有踩高跷、花鼓戏等传统节目表演,这些表演,让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欢乐的氛围中,也为拜年增添了更多的色彩。
看完表演,母亲叫我们去大舅舅家吃饭。到了大舅舅家,饭菜已经做好摆在桌子上了。大人坐的两张桌子是涂着红油漆的新桌子,而我们小孩子这边,却是用一个箩筐上面盖一个簸箕做成的桌子。
我们都饿极了,三下五去二就把一桌菜吃得七七八八了。吃饱了,大家又开始嘻嘻呵呵起来,不知道是谁没注意把簸箕撞倒了,一桌子的碗全部都掉在地上打碎了,碗里的汤汁也流了一地。我们都吓坏了,个个都不敢吭声,好在是过年,大人没有骂我们,外婆一边说着“碎碎平安。”一边开始收拾地上的一片狼藉。
从那年之后,我们好像都懂事了,再也没有在吃饭时打闹过了。而几个舅舅家的生活条件也一年比一年更好了,慢慢地都盖起了新房,也有了多余的桌子,我们再也不用在簸箕做成的桌子上吃饭了。
后来,外婆过世了,我们也长大成人,去了不同的地方打工,再没有聚得那么齐了。
不过,我真的好怀念那时的拜年,在那个没有网络的年代,拜年成为人们互相交流、传递情感的重要方式。而现在,就算亲朋好友过年聚在一起,但不管是大人小孩子,却不是玩牌就是玩手机,彼此之间的感情也越来越淡了。
真的好想回到小时候,去感受那浓浓的年味和亲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