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年轻的校长责备她“护犊子”。她自己却不以为然,认为孩子们都挺好的,即使有些许小毛病,也无伤大雅。
两天前,毕业班提前到校,晚自习练兵测试。下自习后,她以商量的口吻问道:明早照常起床上早操,6:00队伍成形?有学生不情愿地撒娇叫苦。她也心疼孩子们睡眠不足,就临时决定:明天不上早操了,但6:40以前必须到教室,用心读书!此言使得不少学生欢声呼应。
第二天清晨,她像往常一样5:40起床,6:00之前赶到办公楼前跑步。其他班学生陆续到齐,整队跑操……她内心突然有些惴惴:害怕校长发现自己班孩子不出操会问询,又担心个别学生零散出操会被校长问责。她不想让年轻的校长生气发火,也不愿让孩子们挨批受训。
突然间觉得自己对待班上的孩子,恰似老母鸡展开翅膀在小心翼翼地护着自己的小鸡。这不是“护犊子”又是什么?边跑边思谋着此事,开始怀疑自己的做法是否欠妥……
6:40赶回教室,大部分孩子已经到了,但教室里却没有多少读书声,个别孩子看起来睡眼惺忪的,似乎没从梦里醒来。另外还有三个孩子尚未到教室……她有点失望甚至是生气了:老师给学生放宽一寸,学生就能给自己放宽一尺!高考倒计仅仅只有60天了,难道一点都不着急?这样下去怎么了得……
下午,4:20考试结束。她6:20到了教室,人却很少,也没有几个人在学习状态上……她真的生气了:平时5:20下课离开教室,要求6:20之前在教室学习;今天是4:20离开教室,大多数人却不能在6:20返回教室学习!
仅仅一次测试就万事大吉了?这样的一次练兵考试又算得了什么呢?高考前每周都要练兵,难道每次考试完都要这么懒散这么松懈?时间不紧张?心中没目标?对自己无要求?
尽量克制住自己,不生气不动怒。站在讲台上做两次深呼吸,静静地等着没到的同学。迟到的三名男生终于露面了,踏着6:50的自习铃声走进教室……
她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了几个时间点再次强调:①早上起床要迅速,6:00队伍成形;②下午建议6:00到教室,最迟6:20必须在教室学习。
晚上9:30,有家长打电话,想给孩子转到辅导班上学。当时她有些懵:距高考仅仅两个月的时间,还给孩子转来转去,合适吗?她稍稍思考了一下,感觉应该答应家长的要求。于是取出孩子存放的手机,到教室去……
站在教室外面,透过窗户看到教室里有两个孩子打瞌睡,还有三个空位子,其中有两个孩子近期有“焦虑”倾向……下自习的铃声响了,推开后门进去叫醒瞌睡的孩子,查问空位上学生的去向,派人去叫。
一再强调“瞌睡时要站起来”。学生嘛,“瞌睡”能理解,由于学习辛苦,导致睡眠不足,但“瞌睡就睡”则太不应该了。对于这种事情,老师们一直在努力……
升入高中进入班级时,就明文规定:“法定的”学习时间不能耽误,并且一直以来孩子们表现的都挺好的。眼看就要毕业离校了,怎么能出现“空位”这种事情!
想来是由于“护犊子”导致的,那三个“逃自习”的孩子回来后,先站到教室后面,接受一些黑板报上的雷锋传出的正能量。
必须利用熄灯前的二十分钟临时开个班会,解决眼下的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