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作家张爱玲巢湖文海文学空间
张爱玲---传奇,是她注定的命

张爱玲---传奇,是她注定的命

作者: 莫小微 | 来源:发表于2017-12-10 22:25 被阅读532次
张爱玲---传奇,是她注定的命

01

喜欢张爱玲,没有理由。隔着时光的烟尘,她已然成了今人眼里一个华贵迤逦的前尘梦,倾城倾情的一代传奇。她是旧上海最耀眼的才女,民国烟雨中的临水照花人。

一直想用文字抒发对她的欢喜,却一直不敢动笔。怕自己的一支拙笔,写不出她的风姿,她的孤艳,她的美好与传奇。想起时,她在天边。再想起时,她,在心田。

她出生在官宦世家,豪门望族。她是清末著名的清流派代表张佩纶的孙女,是前清中堂大人李鸿章的重外孙女。她的先辈们,都是中国近代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是走在历史前沿,风口浪尖的弄潮人。

虽然到了他父亲张廷重这代,这个大家族败落了,曾经的繁华,转眼成云烟。然而,就算繁华褪色,时代变迁,她依旧是富有的,因为,祖辈留给张爱玲最好的礼物,就是血统。

这高贵的血统,流淌出一个性格迥然,旷世才情的张爱玲。非凡,是注定的命。

张爱玲出生在上海,三岁就会背唐诗,七岁就写小说,被誉为天才。当小小的她摇摇晃晃地立在清朝遗老的藤椅前,一板一眼地背诵着: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她还读不懂父亲眼里的黯然神伤。张廷重生不逢时,贵族的华丽在历史前进的步履中变得老灰陈旧,荣光退成了哀伤,一地凄凉。多年以后她方才懂得,那便是人世沧桑。

张廷重虽然是一个思想守旧的封建遗少,他也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读书人,文学功底深厚。张爱玲深厚的国学基础,和他的父亲是分不开的。

她的母亲黄逸梵亦是一个传奇女子。虽是一个大家闺秀,却耳濡目染五四风潮的新思想。一生似流云,来去自由。在张爱玲很小的时候就漂洋过海。在她小小的心里。这个本该和她最亲近的,血脉相连的母亲。却如她心底一个遥远的梦,永远徘徊在她的现实生活之外,生命中许多场宴会,母亲总是缺席。

她虽然没有从母亲身上得到过更多的亲密温存,却继承了母亲身上的坚强和叛逆,迎着岁月的风雨兀自美丽的绽放。

在黄逸梵看来,暂时的亲呢疼爱是无用的,为孩子锻造一个美好的未来才最重要。她见过了外面精彩的世界,目光长远,她希望女儿可以进学堂,接受新式教育,希望她长成一朵自由之花,傲然芬芳。

她教女儿学绘画,弹钢琴,学英语。特意回国和张廷重谈判,让女儿上学。在母亲不懈的努力与争取下,她才终于得以接受良好教育。母亲带给她的不仅有西洋的浪漫气息,还有新思想的影响,使得那个时候的张爱玲,就有了向往心灵自由的勇气。

02

童年,是美好瑰丽的光阴,张爱玲的童年,却充满了哀伤的调子,一对并不恩爱的双亲,为她的心中画上了一道裂痕。转眼,她小学毕业,进入了著名的圣玛利亚女校读中学。在这座时髦的欧式风格的学校里,张爱玲穿着继母的旧衣,在一群青春曼妙的女孩子中间,感到了一种与年龄极不相称的悲哀落寞。

美丽的年纪,匮乏的物资,张爱玲不得不把精力投入她所热爱的写作当中。

写作是她的灵魂之窗,她用文字为自己的青春织就美丽华服。在这座文风浓郁的校园,张爱玲崭露头角,在豆蔻年华的少女时期,就已经展现出了她旷古的文学才华。先后有多篇文章发表在校刊。十多岁的年纪,就写出了《牛》、《霸王别姬》这样力透纸背的深刻作品。

除了写作,张爱玲对绘画也有着强烈的热爱。对颜色有着天生的敏感。她的画作颜色对比强烈,配色大胆,就如同她大胆的性格一样。

中学毕业后的张爱玲,正值青春年华,她渴望走向远方,渴望一个崭新的世界。那时的父亲已再婚,她再也不愿意待在那沉闷死寂的宅院里受折磨。

她惴惴不安的把自己的出国梦起向父亲和盘托出。没想到遭到父亲和后母的强烈反对。甚至把她关在屋子里,不让她出门。他的父亲,心中住着一个封建古冢里的魂。在他的内心深处,认为正是“出国留学”毁了他和前妻的婚姻。现在,女儿又一次撞到他心中的禁地。所以他是万万不允的。

在一个寒冬的晚上,张爱玲在保姆何干的帮助下,终于逃离的那个牢笼般的屋子。外面天寒地冻,冷风吹的她倍加清醒,她尽情呼吸着那自由的空气,内心十分快乐,像一只冲破笼子的小鸟,开始飞向自由的远方。

逃离后的张爱玲,跟母亲和姑姑一起生活。母亲对他寄予厚望,特意请了英国老师给他补习。她不负众望,在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获得了伦敦大学入学考试第一名,眼看着梦想就要实现,偏偏不巧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她的欧洲留学之旅,也终于搁浅。

张爱玲---传奇,是她注定的命

03

次年,她以同样优异的成绩转去香港大学求学。仿佛一切都是一场宿命的安排。

在港大三年时间里,她发奋读书,各门功课优异,是老师眼里的好学生。是班上最有希望被送去伦敦深造的希望之星。

眼看着美好的未来触手可及,一场战争,却击碎了她美好的憧憬。1942年日本人开始进攻香港,整个香港沦陷了,城市里弥漫着悲伤和凄凉。

战乱是一场灾难,更是一种炼狱之苦。张爱玲亲眼目睹一场场的生离死别,这些真实的生活素材象漫画一样,在眼前浮动。战争给她的学习生涯上了一节特殊的课程。那些消失在时光里的人物,在日后张爱玲的笔下逐渐复活。

因为战乱,无处栖身的学生们不得不停下学业离开这个地方,张爱玲又回到了上海。

三年的成绩付之一炬,她不得不重新考学。梦化成了灰烬,散在尘埃里,无数个人夜晚,她唯有一声叹息。

她报考了圣约翰大学。以她的成绩完全是十拿九稳的。然而命运却剑走偏锋。一个与文字早就结下不解之缘的人,她的国文考试竞然不及格。这仿佛是命运给开的一个玩笑。

落榜成了一个不争的现实,张爱玲也就没有什么挣扎了,被出国梦牵扯的太久,她确实累了。

她索性捡起冷落已久的笔,开始随心所欲地挥洒思想,临摹生活。

刚开始她用英文写服装和影评,她的文章广受好评,被誉为极有前途的青年天才。

那些关于香港的回忆,在她的脑海里不断地酝酿发酵,她情不自禁地拿起笔,写了一系列的香港传奇。包括《沉香屑》,《心经》,《茉莉香片》,《倾城之恋》等七篇小说。

不凡的灵魂,总有一天会绽放华光。短短两年时间,张爱玲将自己的文章天女散花般抛向各种有影响力的杂志,抛到读者中去。一颗文坛新星正冉冉升起,冷冷的,散着才情的锋芒。二十来岁的她,就成了旧上海轰动文坛的传奇才女。她的生命,本就是一个传奇,穿越风雨人生,如花般绚丽开放。

04

在张爱玲闻名海上的时候,遇到了这一生让她刻苦铭心的恋人。他给了她生命的烂灿,给了她刻骨铭心的伤痛,也造就了她一生的坎坷。他就是胡兰成。

胡兰成,出身寒门,饱读诗书,满腹锦绣之才,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才子。

那一年,她二十三岁,他三十八岁。互相倾慕的一双男女,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人间无数。就这样,不早一点,也不晚一点,刚好在这良辰美景中相逢一笑。恍如前世相识,道尽了无数次的轮回等待。

张爱玲在思想上,才思敏捷,洞明世事,成熟的像个老人。在现实生活中,她又是天真直率的,保持着小女孩的那份纯真。这种集大雅与大俗与一体的独特气质。令胡兰成为之倾倒。

胡兰成人生阅历丰富,又是情场老手,自然深谙女性心理。他有才华,有抱负,懂女人,典型的成熟浪漫男,张爱玲见到他的一霎那,就陷进了他的温柔乡里,难以自拔了。

张爱玲说:女人要崇拜才快乐,男人要被崇拜才快乐。

他们在一起无疑是快乐的,第一次见面就聊了五个小时。后来的相处,他们也不出去玩,都是呆在一起说话。一般都是他在说,她在听。张爱玲的才情应该不在胡兰成之下。但她甘愿崇拜一个男人。在她的眼里,胡兰成什么都是好的。即便有不好的,她也欣然接受。她深爱着他,所以,她愿意低到尘埃里。

胡兰成是张爱玲爱上的第一个男子,她对他爱,如扑火的飞蛾,付出了全部。知道他有妻室,在一封信里,对他说:“我想过,你将来就只在我这里来来去去就可以”。她不乞求名份,容忍他的荒唐。只在乎跟这个人有没有爱,不去想他有没有家。

他们相识半年之后,以一份婚书为定,结为夫妻 没有举行任何仪式。

胡兰成张爱玲签订终身,结为夫妻,愿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张爱玲就这样,将自己的终身和命运交付给了这个男人。

婚后的他们也有过短暂的甜蜜。他们灵魂相合,温暖相依。但现实总是太残酷,当时时局越来越动荡,胡兰成常为自己的处境担忧,毕竟他的身份是整个民族所不齿的汗奸。他从来都不是一个专一的人,在个人感情上如此,对待国家以及个人事业同样朝三暮四,见异思迁,困境当前,他必然要寻找新的出路。

05

婚后三个月,他不得不告别张爱玲,离开上海,去了武汉。

没过多久,风流成性的胡兰成,很快的迷上了武汉汉阳医院一个护士,这名护士年仅十七岁。张爱玲知道后,要胡兰成做一个选择。她此刻还是相信他的,更相信他们的爱情。相信他不会弃她而去。但胡兰成依然沉浸在护士的温柔乡里,不做任何表态。在他的观念里,他爱着张爱玲,也可以爱别人。他的爱是真的,却给不了唯一的一个。

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胡兰成成了全民族的公敌,国民政府通缉的要犯,他仓皇出逃,开始了后半生漂泊的流亡生涯。逃到杭州时,他改名换姓。与一个大户人家的姨太太跑到温州同居,以躲过别人注意。

张爱玲牵挂着他,千方百计打听他的下落。冒着巨大的危险,只身一人,从上海到温州,千里寻夫,一心奔向爱人的方向。

显然胡兰成并不欢迎她的到来,也许他是怕连累她。面对着他的敷衍与滥情,敏感,聪慧如张爱玲,怎么会感觉不到?这一次她彻底看明白了,也渐渐死心了。张爱玲带着满腔的忧伤和哀怨,只身回到了上海。临行前,对胡兰成说了几句伤心的话:

“倘使我不得不离开你,不会去寻短见,也不会爱别人,我将只是自我萎谢了”。

她爱的如此深情,又如此的决绝。他的理智告诉他,即使低到尘埃,也必须要为自己赢得最后的一丝尊严。

给他写了最后一封绝交信,还随信寄去了30万的稿费。张爱玲明白,她和胡兰成的缘分尽了,该散了。真爱过的人,即使分开了,仍然希望他过得好。也许,正是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吧。

因为和胡兰成的那一段情,也影响了张爱玲在文坛的发展。因为有“文化汉奸”的嫌疑,很多报社也与她保持了距离。二年时间,她没有发表一字。

06

三十二岁这年,她走了,孤身一人来到香港。此时的她年华老去,没有写作,生活没有来源,自然人穷志短,再也回不到那个心高气傲的时代了。

在好友的帮助下谋得了一份翻译的职位。生活的捉襟见肘实况有所好转。她又开始了自己的文学创作。

她此时的创作风格也变了。作品在海外备受推崇,但在内地市场却销量惨淡。

1955年在香港呆了三年之后,张爱玲以难民的身份,远渡重洋去了美国,开始了她半个世纪的漂泊之旅。

在美国,举目无亲的张爱玲遇到了赖雅。这个六十五岁的绅士老人,他白衣白裤,潇洒飘逸,高谈阔论,风趣幽默,他是温厚的长者,他的一言一行,深深的打动了这个被寂寞侵蚀,行将枯萎的女子。那一刻她笑了,饧然开怀。

那一年张爱玲三十六岁,赖雅六十五岁,他们在纽约市政府公证结婚。他是稳重谦和的绅士,她是风韵正浓的美人,他们的爱,没有惊天动地,却充盈着温暖和怜惜。

千帆过尽,张爱玲此时想要的,是一个懂她的男子,一个给她温暖的男子。执子之手,不求与子偕老,只求顺其自然,在相携的岁月里,安然静好。

赖雅必竞是一个老人,在和张爱玲共同生活的十一年,他多次中风,最后瘫痪在床。张爱玲无怨无悔尽心伺候他。她忍受平凡之苦,一边翻译写书维持生计,一边照顾赖雅。那时他们的生活贫穷困顿,张爱玲的母亲去世时,她因为没钱买机票,而没能见上母亲最后一面。

赖雅七十六岁那年,在张爱玲的陪伴下,离开了至爱妻子,安详地走向天堂。十一年的相互陪伴,十一年的风雨同舟,都画下了句号。那一年,张爱玲四十七岁。

张爱玲情感生活中的最后一炉香已燃烧殆尽,从此,她孑然一身,无牵无挂,以后的三十年,她冠以他姓,潜心写作,一个人走完人生最后的旅程,至死,她都是赖雅夫人。

1995年9月8日,中秋节前夕。她穿着红色的旗袍,安详的躺在大厅精美的地毯上。在漂泊海外半个世纪后,她像一片落叶,无声无息的离开这个世界。

相关文章

  • 张爱玲---传奇,是她注定的命

    01 喜欢张爱玲,没有理由。隔着时光的烟尘,她已然成了今人眼里一个华贵迤逦的前尘梦,倾城倾情的一代传奇。她是旧上海...

  • 传奇

    传奇 —再读《张爱玲传》,感而有作 你是传奇 出身名门 却注定辗转飘零 你是传奇 少年成名 却有着难解症结 你的《...

  • 张爱玲的小团圆

    张爱玲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作家,她的小说大多写的是上海没落淑女的传奇故事,她把自己的小说集也命...

  • 听来的故事

    这两天在樊登听了几本书,对张爱玲和薇娅印象最深。 【张爱玲】 张爱玲的一生是传奇也是悲剧。她的原生家庭给了她许多鲜...

  • 爱钱亦取之有道

    今天阅读了张爱玲传,张爱玲在我眼睛一直是一个传奇人物,她的文章,她的文采,她的个性,她的爱情。 她说过:“我喜欢钱...

  • 读张爱玲,看她的书信

    张爱玲,一代才女,一代传奇,人们总是把她的人生当做是电影中才会有的剧情。我们知道张爱玲大多数是通过她的作品,她的文...

  • 终为一炉沉香屑

    读完这篇小说,我不禁想起张爱玲写于《传奇》前的那句话:在传奇中寻找普通人,在普通人里寻找传奇。葛薇龙,自命清高,命...

  • 走进林徽因和梁思成的世界

    在民国才女中,我最喜欢张爱玲和林徽因。张爱玲的文学才华和人生经历是传奇,我最早的藏书都是关于她的。而初识林...

  • 关于张爱玲和她笔下那些精美绝伦的文字

    写在前面:说起张爱玲,人人都先道她的出身名门,身世显赫,似乎是为了渲染她传奇般的人生,然而我是顶讨厌“传奇”这个词...

  • 命是注定的,注定的命是可以改变的!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蜈蚣百足,行不及蛇。家鸡翼大,飞不如鸟。马有千里之程,无骑不能自往。人有冲天之志,非运...

网友评论

  • 992f12cde633:她的性情决定了她的结局
    莫小微:@树下河 是的
  • 马到成功程雨烟:感恩上苍,感恩遇见。稻香老农,我的伯乐。稻香哥们好偏心,独独偏爱蒋坤元。吝惜文字如千金,苦苦求得一诗篇。呜呜呜,姐的哥给坤元哥哥写几篇,也要给我写几篇,要不然我就赖着不走了。朋友们都来欣赏一下姐的哥的绝妙好诗吧?我是爱出风头的小狐仙,就怕大家不记得我的名,朋友们点个赞再走吧?
  • 园汁园味2018:每个人的一生都伴随着时代的烙印,张爱玲不辜负她所处的时代,不辜负自己,爱过,痛过,出名过,此生无憾。
    后世人心中都有一个张爱玲,民国的张爱玲却只有一个
  • 我叫在水一方:喜欢张爱玲,喜欢她的文字。邀请此篇加入我创建的专题《作家张爱玲》。
    莫小微:@我叫在水一方 非常荣幸哦
  • 佳之如许:因为一个胡兰成,她低到了尘埃里
    莫小微:@佳之如许 高傲如张爱玲,只向爱情低头
  • 梦里看海:民国才女,
    莫小微:@梦里看海 是的
  • 徐卫军:那个时代的真正才女一江青!
    莫小微:@徐卫军 你写一写呗
  • 长亭外的夏小乔:喜欢张爱玲,喜欢她的文字!🌸🌸🌸🌸🌸
  • 莫愁塘主:喜欢张爱玲,喜欢你的文字💕
    莫小微:@莫愁塘主 谢谢莫愁🌺
  • 月影清韵:走心的文字。不知是那个时代造就了她,还是她的才情惊艳了那个时代。
    莫小微:@艾米在渔村 兼而有之,相辅相承
  • 茜草馨:我也就是喜欢张爱玲,难得的才女,传奇的一生!👏😄
    茜草馨:@莫小微 握手🤗
    莫小微:@茜草馨 有幸同喜😀
  • 肥肉完:我想张爱玲为什么能写得出那么悲的《半生缘》了,这大概和她的经历有关吧
    莫小微:@肥肉完 是的,她写的香港系列也是她在香港所经所历
  • 在水一方_594d:一代才女,孤独终老,可惜了!
    在水一方_594d:@莫小微 永远的女神!
    莫小微:@在水一方_594d 在文学上的天赋无可比拟
    莫小微:@在水一方_594d @在水一方_594d 确实是
  • 等待弗兰克:同爱啊。
  • 静若繁花L:喜欢这位传奇女子
    莫小微:@静若繁花L 天才
  • 千禾随笔:传奇女子:)
    莫小微:@微笑乃禾 传奇人物
  • 魏昊霖:这个女人,是神一样的存在
    魏昊霖:@莫小微 绝对同意
    莫小微:@魏昊霖 确实,实至名归的女神。
  • 听雨暄妍:她在最美年华绚丽了,爱过了,看淡了。最后携手一个惜她的男人,无憾此生。。。
    莫小微:@听雨暄妍 性格造成晚景比较凄凉。
    莫小微:@听雨暄妍 灿烂地活过,不枉此生
  • 井底女蛙:用心了,我也喜欢她的文章,谢谢你
    莫小微:@井底女蛙 谢谢蛙老师
  • 彩缤:才华横溢张爱玲!🌷
    莫小微:@彩缤 她是为文字而生的
  • a8dbb73c03ab:🌙🌙🌙👼🍎🈴低到尘埃里,未曾找到合适的土地
    a8dbb73c03ab:@莫小微 晚安好梦👼👼👼
    莫小微:@太湖浪子 虽然是一代才女,也是个悲剧人物

本文标题:张爱玲---传奇,是她注定的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ymmi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