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ASD
第三次读《男孩肖恩 走出孤独症》

第三次读《男孩肖恩 走出孤独症》

作者: 旦卉 | 来源:发表于2020-04-19 17:15 被阅读0次

    这是我第三次读《男孩肖恩 走出孤独症》

    封面

    特意查了购买记录2016年9月20日

    第一次读是2016年

    第二次读是2018年

    这个周末是第三次。

    男孩肖恩出生与1960年左右,时代毕竟与我们相差有点远,但是故事中不变的是家长面对孩子被诊断为孤独症(自闭症)此问题的心路历程。

    第一次读,深深地被肖恩母亲内心的挣扎所感动。她自评为一个“极不称职的妈妈”,因为内心的挫折和压力让她总忍不住朝着孩子大叫大嚷。

    有一次,她当着孩子的面流泪了,肖恩有点惊讶地走到她面前,看着她叫“妈妈”。

    还有一次9岁的肖恩,在睡前突然问妈妈,“我将来能做什么工作?”

    这两个时刻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第二次读,我重点关注孩子肖恩自己的感受。本书的书写结构是,肖恩母亲的育儿自己穿插着肖恩本人的一些回忆,和解释自己为什么那么反常,不听从管束。与日本的东田直树所写的《我想飞进天空》有类似之处。

    肖恩的童年里,很大一部分被爸爸妈妈限制“不能这样,不能这样”,“不行,不行”……,在书里我很少看到,爸爸妈妈有引导他做什么。

    第三次读,我发觉自己有带着一些批判性思维了。

    同时也感慨于信息的发达和知识传播的速度,虽然对肖恩母亲充满了理解,可惜那时的她没有机会接触到而今广泛被提到的:正念养育、相关心理学知识、无条件的爱、安全型依恋、积极心理学、冥想等她都没有机会去接触。

    或许这正是这两三年里,我获得成长的地方吧。

    当时,肖恩的医生能给的建议是:

    “你得耐心,还得坚定,要不断坚持下去。”

    “强化孩子好的行为”

    “不能和孩子生气”……

    肖恩在10岁左右曾被送去一家Beach Brook 寄宿学校,有8~9个月的时间,她妈妈当时的期望是,希望他不再说数字、州名和字母,不再自言自语。

    可惜当时的父母没有更聪明地办法来引导孩子,如果孩子喜欢数字,那为什么不引导他来学习算数?如果孩子喜欢州名,为什么不教授他更多的关于国家地理方面的知识,如果他喜欢字母,为什么不引导他认识单词,养成阅读的习惯。让孩子从书本中学习呢?

    自闭症孩子的自言自语不是没有意义的,这是学习过程汇中的一个必经阶段。他完成了现阶段的重复后,就会开始新一轮的重复新的内容,对孩子而言这是语言学习上的重复练习和累积。

    最后,终于肖恩的父母处于自己的直觉、对孩子的关爱,终于放弃把孩子继续送去寄宿学校了。

    我想这是一个正确的决定!

    12岁的肖恩,突然说“我要弹钢琴。”因为他曾见到过父母一起四手联弹。

    或许是父母过于关注了孩子消极的问题,而没有在孩子小的时候引导他的积极兴趣,比如父母都会弹钢琴,怎么就没有让孩子试一试,以激发他的兴趣呢。

    对于肖恩而言,非常幸运的是孩提时,外婆给予了他安全感,或者可以说是一个可以100%“抱持”他的人。外婆在他15岁是离开,对他而言是一个非常大的打击,这也是他成长中不可避免的一课。

    肖恩回忆自己,对于建立因果关联的能力差。可以说,他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导致什么后果。如果,父母能清晰地告诉孩子,我们通常情绪的分类,可以帮助孩子来理解他的行为给自己给别人带来了哪些影响。

    所幸的是,肖恩在高中的最后一年,他与妈妈的关系得到了长足发展。

    妈妈给他的不再是大叫大嚷,负面的回应,而是会表扬他、鼓励他、他的自己我价值感在提升。

    如果肖恩的妈妈,在一开始就是以认可、鼓励的态度面对孩子,而不是过多的关注孩子的消极行为,那该过好呀!

    不过肖恩随着年龄的增大,理解和接触的事物越来越多,得到了家人更多的理解和爱,他完全可以独立自主地生活了。

    这本书于我而言,从阅读者的角度,如同看到了另一部电影。

    我在不同时期阅读同样的书,收获也各不一样。也帮助自己的内心找到了更多的力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三次读《男孩肖恩 走出孤独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ymvb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