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你的世界

作者: 墨岑 | 来源:发表于2022-03-01 18:01 被阅读0次

很早之前,我就知道一个道理,一个人找到了自己的世界,就是最幸福的人。

我上研究生的时候,有两个教授,一位石教授,研究现代汉语语音学,一位施教授,研究古汉语音韵学,这实在是两门令人望而生畏且枯燥无趣的专业。每次上这两门课,我一定是听得云里雾里,甚至昏昏欲睡,虽然这是必修课,但我真的没有丝毫兴趣,只能勉强混完。

如今,我已经研究生毕业十几年了,依然能清晰地记得,60多岁的石教授,穿着牛仔裤T恤衫,精神抖擞地站在讲台上讲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如何与公安破案相结合的实践应用(现在想来,应该是最早的人工智能中语音识别的应用),滔滔不绝,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眼神看向远方,就像在讲一个自己朝思暮想的情人,他不需要互动,不需要顾及台下一脸迷惑的我们,因为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那里充满了快乐。

另一位施教授和石教授风格完全不同,他习惯坐着讲课,说话语调永远保持一个频率,这对于他讲的古汉语音韵学这门高深晦涩的课程更增加了催眠的作用,尤其,我记得他的课常常被安排在中午1:30——我一定会在他的课上睡个安稳的午觉。我们一个班就10来个人,教室非常小,老师完全可以一览无遗,他一定能看到东倒西歪的我,而且东倒西歪的并不止我一个。但,他从没“打扰”过我们,因为他眼里根本没有我们,我们是背景,他眼里只有那些神奇的古代音韵,平平仄仄,入声如何消失,去声如何演化,现代汉语中各种方言保留了多少古音…….他没有石教授的激情飞扬,但也一样一往情深,那真的是一种痴迷的爱,你我都无法干扰他的频率。

从那时起,我就很羡慕这两位教授,他们找到了自己的世界,不论在外人看来多么枯燥无趣,都与他们无关,在他们眼里,那些语音都是动听的音乐,那些声音的演变都是美妙的故事,那些应用也都有现实的社会价值。

当时的我也只是羡慕,并不知道他们是怎样找到自己的世界。很快我毕业了,面对就业的压力,“找到”工作比“喜欢”干什么现实得多;工作之后,符合领导要求比做自己重要得多;结婚生子之后,应付每天的育儿日常比考虑自己的兴趣重要得多……“自己的世界”既不紧迫也不重要,它被淹没在日常的琐事与疲惫中。

但,你总会被提醒,这世界这么多人,为什么有些人在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时总能游刃有余?为什么有些人总能从看似毫不相关的事件中找到联系?为什么有些人总能保持持续的学习?

尤其有了孩子之后,观察自己的孩子成了每个妈妈不自觉的功课,Ta更擅长语言表达还是逻辑思维?Ta运动细胞更强还是音乐感知能力更强?Ta喜欢自己玩还是和小伙伴一起玩?

原本这世界之所以千姿百态,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不同。但,不知为什么,随着我们不断长大,我们常常忘记自己的独特,想要变得和别人一样:我不喜欢社交,但我要学习变成社交达人;我太内向了,我要通过学习和训练,变得外向;我太不自律了,我要学习如何让自己自律……. 所以,焦虑、拧巴、挣扎、困惑、挫败,全都来了。我们在长大的过程中,忘记了自己,一直在忙着变成别人。

但,有没有可能,那个爱社交的朋友其实并不擅长深度思考?那个很会处理复杂人际关系的领导并不擅长创新与变革?那个非常自律的同事并不擅长说服别人?而这些都被我们屏蔽了,我们总是看到别人做的好的地方,却总是看到自己做的不好的地方,这究竟是怎样的思维模式?

失败是成功之母?补短板?各项能力要齐头并进?一万个小时定律?这些根深蒂固的思想让我们总是把精力和时间投入到那些我们并不擅长、即使怎么努力也不会卓越的地方。所以,人生充满了挫败。

也许,我们该换个角度,我们究竟做什么是最舒服最愉悦的?(有人说,我睡觉最舒服最愉悦,这是躺平的姿态,在此不讨论。)

是的,这里的金标仅仅是“舒服”、“愉悦”,也就是心理学中说到的“心流”。总有一些事,我们做的时候感受到极大的满足,我们容易上手,容易沉浸,容易做好,容易成功。

这原本就是有生理基础的,在我们的大脑中,有一种结构叫突触,从我们出生起,突触的数量开始指数级增长,3岁时,突触生长已经达到巅峰。我们疯狂地吸收所看见和感受到的一切,但是,过于丰沛的吸收让我们无法招架,于是,基于先天基因、后天教育和实践,我们关闭了“过多的噪音”,突触开始减少,到16岁的时候,数量减半。留下来的突触连接继续壮大,我们按照自己独有的突触连接感受、反应和思考,这就是我们对世界的理解方式,我们对什么感兴趣,擅长什么,是我们个性中最稳定的部分,这是天生的,一旦形成,一生难改。

有些人喜欢文字,写文章总能妙笔生花,这明显是逻辑思维能力与文字表达能力较强;有些人擅长数据分析,一堆表面上毫无关联的信息,总能发现其中的关联,这明显是分析能力较强;有些人有亲和力,总能快速在陌生环境下与大家相熟,使人获得好感,这是共情力和交往力好……做这些事的能力就是我们的优势所在。

一位国际顶尖的CEO猎头,面试过4000多位最成功的人。她说:她见过那么多厉害的人,那些极其成功的人可能有一两项优势、强项,但是在其它领域,他们表现也相当一般。这些极其成功人士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投身到与自己一两个优势完全匹配的职业中去。

找到我们自己身上的“亮点”,然后充分地挖掘,没准就能发现这“一角”下掩藏的整个“金山”。是的,没人“全都”做的好,但每个人都一定“有些事”或“某一件事”能做的好,我们的视角只要向内多一些发现,找到那个能让自己兴奋的点,这就是你的底层优势力,找到能充分发挥优势的事情,然后持续地、长期地投入,这就是你的世界。

比如,我爱学习,如果哪天我没有看有深度的书或电影就感觉空虚,既然我看了这么多,那么怎么体现出自己的优势呢?学习是输入,写文章是输出,阅读让我满足,写作让我有成就感,这件事持续地做,长期地做,我就找到了自己的世界。找到自己的世界就是最幸福的人!外部世界的一地鸡毛让我们沮丧,但我们总能找到一个角落让自己的灵魂安静。

哦,我忘了,之前提到过的石教授和施教授已经70多岁了,依然在自己的研究领域中兴致盎然地前行,并且取得一项又一项在业界很有分量的成果。你看,找到了自己的世界,做出成绩、获得肯定只是副产品。因为任何事,你持续地投入,全情地努力,总会有收获。

找到自己的世界,世界就是自己的。

相关文章

  • 让工作“找”到你

    过了“金三银四”,就快“毕业季”了。每年都据说是“最难毕业季”。 这真是一个迷茫、焦虑、难熬的时段,我曾深有体会。...

  • 《找到你》找自己。

    第一次二刷一部电影,名字叫《找到你》。主演是两位实力派的女性演员:姚晨、马伊琍。影片借助“寻子”为线索,实际在寻找...

  • 人这一辈子能花多少钱

    现在很多人都很现实,交友要交有钱的,找对象要找有钱的。其实吧,要说现实,当然还是从来到世界开始,到你离开世界为止,...

  • 亲爱的自己,你在哪儿

    亲爱的自己 你在哪儿 我怎么找都找不到你 我满世界的找 大声的呼喊 可是你就是不愿意出来见我 于是 我开始哭泣 哭...

  • 找到你没在找的东西

  • 其实,你真的没有那么重要

    “与其活在别人的世界里找存在感,不如在自己的世界里修行,让别人感受到你的存在。“ 1 在这个网络社交捆绑日常生活的...

  • 找世界

    八岁那年 老家的门前有两个弯 一个在东,一个在西 西边那头是山,东边那头还是山 我以为,这两个弯就是我的...

  • 来到你的世界

    夏天的课一直是徐阳最讨厌的,因为炎热的天气让他感到无趣、烦躁。 “徐阳!你起来回答一下我刚才的问题”啊~好烦啊!又...

  • 来到你的世界

    今天,我来到了你的世界。五年未见了,你过得,还好吗?――我的,前男友。 今日的你,还是一样的帅气,时间并没有冲淡你...

  • 来到你的世界

    别人总说离别是为了更好的相遇,只是,我俩之间,相遇却是为了更好的别离。你曾说,我是你这辈子唯一也是最后一任女友,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找到你的世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yqjr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