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日更达人联盟育儿宝典旷世经典作品
特别分享:为什么中国胃癌高发?(五合一)

特别分享:为什么中国胃癌高发?(五合一)

作者: 161f09651b9e | 来源:发表于2019-01-21 07:50 被阅读40次

    原创: 方是民 方舟子 昨天

      我一个中学同学最近由于患胃癌去世了,从发现得了胃癌到去世,不到一年时间。我国是胃癌大国,全世界胃癌新发病例有40%在中国。2014年全国新确诊胃癌病例数410,400例,约占全部癌症发病的11%,发病率为30.00/10万。而在西方国家,胃癌比较少见,例如美国胃癌发病率为6.7/10万。为什么中国胃癌发病率会比美国高那么多呢?

      胃癌的风险因素有一些和其他癌症的风险因素是一样的,例如抽烟、肥胖。但是胃癌也有比较特殊的风险因素。胃癌最主要的风险因素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是一种能在胃里生活的细菌,感染了幽门螺杆菌的人,大约10%~20%会得胃溃疡,1%~2%会得胃癌。60%~80%的胃癌与长期被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系,感染了幽门螺杆菌的人,得胃癌的风险增加了10倍。如果从小就被幽门螺杆菌感染,以后得胃癌的风险要比成年后才被幽门螺杆菌感染更高。大部分中国人都被幽门螺杆菌感染,高达80%。而且基本上都是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感染了。而美国只有一小部分人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大约20%~30%,而且主要是年纪比较大的人,小孩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很少。

      为什么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这么高呢?这和卫生条件、居住条件有关。在卫生条件比较差、居住条件比较拥挤的发展中国家,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都非常高,不只是中国如此。但是这还和中国人的一些生活习惯有关。例如,中国传统上祖父母、父母给婴幼儿喂饭时,喜欢先在自己嘴里嚼过了再喂给小孩,研究发现,这种喂饭习惯增加了小孩感染幽门螺杆菌的风险。中国传统上不分餐,大家用筷子夹同一盘菜,研究发现,这种用餐习惯也增加了幽门螺杆菌感染风险。幽门螺杆菌是可以通过唾液传播的,虽然传染性不是很强,但一直接触别人的唾液,就能被传染上。

      胃癌的另一个主要风险因素,是长期吃腌制食品,例如火腿、咸肉、咸鱼、咸菜、泡菜。这些腌制食品,有的含有致癌物亚硝胺,有的含有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在胃里能被幽门螺杆菌转化成致癌物。中国人喜欢吃腌制食品,这也是中国胃癌高发的一个因素。有人可能会问,韩国人那么喜欢吃泡菜,是不是也容易得胃癌呢?没错,韩国的胃癌发病率在世界上数一数二。此外,日本也是胃癌大国。胃癌高发,是东亚国家的一个特色。

      某些草药、野菜也会导致胃癌。例如很多中国人、日本人都喜欢吃蕨菜,已知蕨菜含有一种特殊的致癌物,能够导致胃癌。

      日本、韩国虽然胃癌高发,但是胃癌生存率不低,五年生存率都超过了60%,而中国胃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只有36%。这是因为日本、韩国推广用胃镜筛查,如果筛查出早期胃癌,通过内镜手术或外科手术治疗,五年生存率能够达到90%以上。而中国胃镜筛查工作做得不好,胃癌一经发现往往已是中晚期,生存率就很低了。

      胃镜筛查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当然,最好是能预防胃癌的发生。美国在上世纪30年代以前,胃癌发病率也是非常高的。为什么后来少了呢?主要是卫生条件改善,而且饮食习惯也改变了。例如,由于冰箱的普及,现在的美国人不像以前的美国人吃那么多腌制食品了,而且新鲜蔬菜、水果吃得多了,研究发现,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特别是柑橘类的水果,能够降低胃癌的风险。中国某些不卫生的生活、饮食习惯也是应该改变,也能够改变的。

      2018.12.18

    中国特色医疗之:新生儿“退黄”

    原创: 方是民 方舟子 前天

      大多数的新生儿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黄疸。我的女儿在出生几天后也有黄疸,我见不严重,没去管它,十几天后就消退了。但是其他中国宝宝未必就都这么幸运了。在中国很多医院,新生儿一旦有黄疸,就都要“退黄”,黄疸不退不给打疫苗。“退黄”的方法是喝以茵陈为主的中药,但给新生儿灌汤药毕竟不方便,所以很多医院干脆是用中药注射剂,用得最多的是“茵栀黄注射液”。西医的“退黄”方法则是光疗。如果家长有疑问,医生就会吓唬说如果不及时“退黄”,发展下去,就可能出现核黄疸,脑受到永久伤害,甚至死亡。

      网上有一个颇有口碑的儿科医生绘声绘色地写了一则亲身经历的故事,说有家长因为听信医生亲戚的话,坚决拒绝“退黄”,新生儿发展成核黄疸,抢救无效死亡。该儿科医生警告大家说:“某些儿童常见病,表面看来很平常,但潜伏巨大风险,例如新生儿黄疸。危重状态不太容易识别,只有儿童专科医生才清楚其严重性。救治孩子过程中,最大的挑战往往不是疾病,而是孩子的亲属。”吓得很多读者纷纷表示以前不知道新生儿黄疸的严重性,这种人命关天的问题一定要听医生的,该打中药就打中药,该做光疗就做光疗。被科学松鼠会吹捧为“科普大家”的云无心也评论说:“想起飘飘出生的时候就照了五六天蓝光,每天抽血。虽然我也会查资料,但进了医院,最多只提问,不会去干扰医生的决定。”

        新生儿黄疸是不是这么恐怖呢?

      新生儿容易出现黄疸,是因为新生儿的红细胞数量多、更新速度快,因此红细胞死亡后产生的胆红素的量也高,但新生儿肝脏处理胆红素的能力很低,胆红素就会在血液中累积起来,到一定的量皮肤、眼白就会泛黄。可见对绝大部分新生儿来说,出现黄疸是正常的生理现象,称为生理性黄疸。少数新生儿黄疸跟某些疾病、损伤有关,称为病理性黄疸,例如出生时受损伤导致头血肿或皮下出血、弓形虫或病毒感染、红细胞增多症、溶血、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新生儿肝炎、胆管阻塞等。

      新生儿黄疸是否严重,是否需要接受“退黄”治疗,取决于黄疸值的高低。如果黄疸过于严重,或持续时间过长,胆红素有可能造成脑损伤,也就是所谓核黄疸。新生儿黄疸一般在出生第2天开始出现,第3~4天达到高峰,黄疸指数(血液胆红素值)大多在5~6mg/dL,很少超过12mg/dL(血液胆红素值有时也用umol/L,换算公式为10 mg/dL=171 um/L)。在这种情况下是不需要治疗的。医生以极端病例吓唬人接受不必要的治疗是不道德的。那么在什么情况下需要治疗呢?根据美国儿科学会指南,如果足月健康新生儿出生24小时后黄疸指数达到12,48小时后达到15,72小时后达到18,96小时后达到20,5天后达到21,应做光疗。当黄疸指数降到13~14以下时,即可终止光疗。如果黄疸非常严重,第二天超过19,第三天超过22,任何时间超过25,或表现出了急性胆红素脑病症状,应考虑换血(文献1)。足月新生儿如果出生第1天就出现黄疸,每天黄疸指数增加超过5,黄疸指数超过17,黄疸持续时间过长(配方奶粉喂养的新生儿超过2周,母乳喂养的新生儿超过3周需要重新评估),或有严重疾病征兆(例如发烧、哭声尖),可能是病理性黄疸,更应该治疗(文献2)。在治疗时应找出可能的病因。早产儿的治疗标准与足月儿不同,本文不涉及。

      那么要怎么知道黄疸指数呢?准确的测量应该验血,在黄疸指数不是很高时(低于15),皮测胆红素仪也能给出较可靠的数值。通过目测可以有个大致的判断。在明亮的房间用手指挤压新生儿皮肤,看看表现出来的皮肤和皮下组织的颜色是否泛黄。如果黄疸局限于脸部,黄疸指数大约是5;如果黄疸蔓延到胸部,黄疸指数大约是10;如果黄疸到了腹部,大约是12;如果手掌和脚底都出现黄疸,超过15。但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目测并不可靠,只能作为初步的判断。不过有一点是非常可靠的:如果黄疸只局限于乳头以上部位,就意味着黄疸指数不会超过12,如果没有其他症状,不管医生怎么吓唬你都无需做任何治疗。万一延误治疗得了核黄疸呢?足月新生儿只有黄疸指数超过25(无溶血)或20(有溶血)才考虑有核黄疸可能(文献2),那时已全身黄透了。如果是健康、足月的新生儿更不必担心,在没有发生溶血时,他们出现核黄疸的概率极低:1979年到1991年间全美国只记录了6个病例(母乳喂养),他们的黄疸指数都高得惊人,出生4到10天时黄疸指数为39~50(文献3)。大样本的调查表明,对没有溶血的足月婴儿来说,并无证据表明胆红素过高对其智商、神经功能或听力有影响(文献4)。

      纯哺乳喂养的新生儿要比配方奶粉喂养的新生儿更容易出现严重的黄疸,黄疸持续时间也更长。在这种情况下,可尝试暂时停止哺乳喂养(但不要停止挤奶),改用配方奶粉。如果的确是因为母乳引起的,在两天内黄疸指数就会迅速下降,之后可以恢复哺乳。不应给哺乳喂养的新生儿喂水或糖水,那样无助于黄疸的消退(文献1,2)。

      如果医生非要让你的小孩接受“退黄”治疗,必须先验血,拿出表明黄疸严重的验血结果证明治疗的必要性。如果要治疗严重的新生儿黄疸,规范的治疗方法是光疗和换血。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中药会有任何“退黄”效果。由于新生儿黄疸绝大多数都能自行消退,所以造成了中药能够“退黄”的假象。恰恰相反,对新生儿使用中药反而能够对其身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药物进入人体后需要经由肝、肾解毒,而新生儿肝、肾功能都不健全,中药对他们的伤害就会更大,甚至因此死亡。医学文献、大众媒体都有国内医院为“退黄”给新生儿注射“茵栀黄注射液”导致新生儿过敏性休克、死亡的大量报道。虽然换血也有可能导致死亡(概率大约万分之3),但是那是不得已采取的必要治疗的难以避免的意外,而中药则是完全没有必要使用的,每一例因中药引起的新生儿死亡都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悲剧。新生儿成了国内医院、医生道德沦丧、谋财害命的牺牲品。

    2015.10.22.

    含油酸的食用油可能能降低冠心病风险

    SCIENCEOWLS 方舟子 3天前

      最近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宣布,含油酸70%以上的食用油可以标识说:“支持性但非结论性的科学证据表明,每天摄入20克高油酸的油可能能降低冠心病风险。”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很少允许食品标识有利健康,为什么会允许富含油酸的食用油这么标识呢?

      我们先说一下什么是油酸。它是食品中非常常见的一种脂肪酸。脂肪酸根据其分子结构,分成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两大类。有很多研究发现,食用饱和脂肪酸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而食用不饱和脂肪酸会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不饱和脂肪酸又可分成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两类。研究得比较多的是多不饱和脂肪酸,例如鱼油,就是一种多不饱和脂肪酸。植物油也含有多不饱和脂肪酸,但是在高温下多不饱和脂肪酸比单不饱和脂肪酸容易氧化,所以植物油中的单不饱和脂肪酸被认为可能更健康。食品中的单不饱和脂肪酸主要就是油酸。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评估了7项小型临床试验的结果。这些临床试验研究的是摄入富含油酸的食用油(油酸含量至少70%)和冠心病的关系。其中有6项研究发现,如果用富含油酸的食用油取代富含饱和脂肪酸的食用油或脂肪,试验对象血液中总胆固醇的含量有所降低,对心脏有害的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也有所降低。还有一项研究发现摄入富含油酸的食用油没有效果。综合这些研究,FDA认为摄入富含油酸的食用油有可能能够降低冠心病的风险,但是证据还不够充分,不能算是结论,所以在标识时必须说明证据是支持性但非结论性的。

      此外,如果额外补充富含油酸的食用油是达不到降低冠心病风险的效果的,必须同时相应地减少摄入富含饱和脂肪酸的食用油或脂肪。所以FDA规定,在标识时还必须说明,要达到保健效果,应该用富含油酸的食用油替代富含饱和脂肪酸的脂肪或食用油,不能增加一天摄入的卡路里总量。

      那么高油酸食用油有哪些呢?最常见的是橄榄油,油酸含量75%,此外,红花油油酸含量77%。但是这两种油中国人都不习惯用,不太适合炒菜。我们平常用的食用油,有的也开发出了高油酸的品种。例如加拿大菜籽油,本来油酸含量只有61%,达不到FDA规定的标准,但是现在有了高油酸加拿大菜籽油,油酸含量是70%。葵花籽油的油酸含量本来很低,只有16%,现在也有了高油酸葵花籽油,油酸含量能达到80%。其他的常用食用油的油酸含量:花生油48%,玉米油29%,大豆油23%,都不属于高油酸食用油。

      那些些高油酸品种的食用油在超市很少见。如果用不惯橄榄油、红花油,又买不到高油酸加拿大菜籽油,那么普通加拿大菜籽油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它的油酸含量61%,虽然没达到70%,也差不多了。这里说的加拿大菜籽油是加拿大开发出来的菜籽油品种,国内也叫做芥花油。它一般是转基因的品种。

      2018.11.23

    中国特色医疗之:感冒验血

    原创: 方是民 方舟子 4天前

    (很多人问我小孩感冒要不要验血,看来我这篇文章传得还不够广。)

      你的小孩如果喊喉咙疼、鼻塞、咳嗽、发烧,你推测可能是得感冒了,然后赶快带他上儿童医院去看病。有点医学常识的读者会说,既然是感冒,会自己好的,上医院干什么?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知道感冒会自己好的常识,而且有不少疾病的症状跟感冒类似,因为担心会是更严重的疾病耽误了,很多人还是会把疑似感冒的小孩带到医院让医生检查。国内各儿童医院对疑似感冒小孩的通行做法是让他们去采指尖血做血常规检查,然后根据血常规检查结果宣布有炎症,属细菌感染,开抗生素口服乃至输液。北京、上海、全国各地医院莫不如此,在中国已成理所当然、不容质疑的“医学常识”。

      一般人说的感冒,指的是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绝大部分是病毒感染引起,最常见的是普通感冒,还有急性病毒性咽炎或喉炎;少部分是细菌感染引起,例如急性中耳炎、急性细菌性鼻窦炎、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咽炎。如果是病毒感染引起的,无药可治,只能是用药物或其他手段缓解症状,等着自愈,使用抗生素并不能治病也不能预防并发症。但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使用抗生素就有可能缩短病程或治愈无法自愈的疾病。所以区别上呼吸道感染是病毒还是细菌引起的,是有价值的,这关系到有没有必要使用抗生素。如何快速地诊断“感冒”、发烧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是一个世界难题,然而中国医生却声称早就发现了一个简单的诊断办法。网上一个医生如此说:

      【如果感冒发烧要去查血常规,白细胞高证明有细菌感染的炎症,当然得用抗生素!如果只有淋巴细胞高说明是病毒感染,抗生素无效!方舟子所谓感冒用抗生素就属于欺诈治疗,本身就存在严重的常识性错误!】

      还有个据称在美国西雅图行医的杨姓中国医生也如此“科普”:

      【早劝他(方舟子)不听,现在来秀1+1=3的错误了。科普:白血球增加是感染的表现,淋巴亚类白细胞占多数的话就是病毒性的,中性粒细胞亚类增加就是细菌性的。】

      也就是说,中国医生认为相当于1+1=2的医学常识就是:通过采指尖血做血常规发现白细胞总数增加或嗜中性粒细胞增加就是细菌性感染,要用抗生素,而淋巴细胞增加就是病毒性感染,不要用抗生素。如此简单明了。

      如果人体这么简单就好了。首先,除了感染,还有很多因素会导致白细胞总数、嗜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的增加,例如身心压力、非感染性炎症、癌症、组织坏死等等。其次,即使仅就感染而言,也不存在如此简单明了的关系。虽然有很多细菌感染会导致白细胞总数、嗜中性粒细胞增加,但是也有很多细菌感染不会导致它们增加,还有病毒感染也会导致它们增加,例如乙型脑炎病毒感染。同样,虽然很多病毒感染会导致淋巴细胞增加,但是细菌感染也会导致淋巴细胞增加,例如结核杆菌、百日咳杆菌感染。

      所以从原理上,可以知道是不存在这样简单的医学常识的。那么在临床上,血常规检查是不是对区分细菌和病毒感染有参考价值呢?多项临床研究的结果都是否定的。对用淋巴细胞增加判定病毒感染的临床研究很少(可能是因为从原理上就太不靠谱),我只找到一项,其结论是淋巴细胞数量对区分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是病毒还是细菌感染毫无价值(文献1)。该研究认为白细胞和粒细胞的增加可作为细菌感染的证据,而没有增加不能排除细菌感染。但是后来的几项研究认为白细胞总数、嗜中性粒细胞增加并不适宜用来判定细菌感染(文献2,3,4)。在最新的(2014年)这项研究中(文献4),调查了3893名患儿,发现白细胞总数对严重细菌感染的敏感性仅为47%,即有53%的严重细菌感染测不出来,而特异性为76%,即没有细菌感染反而有24%被测出。嗜中性粒细胞与此类似,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41%和78%。检测C反应蛋白和前降钙素来判定严重细菌感染要准确得多,但这不属于血常规项目,而且只适用于诊断菌血症、脓毒症这类严重疾病。

      可见用血常规检测来区分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是不靠谱的,没有诊断意义,不仅让患者白花钱,让患儿白挨痛,而且为滥用抗生素提供了借口,实际上就是医疗欺诈。国内医生为此辩护的一个理由是,全世界医生都这么干。例如微博认证为“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主任医师/教授”的“刚强胆壮777”以全世界儿科医生代表自居如此宣称:

      【不只是上海、北京的儿童医院这么干,全世界的儿科医生都这么干。发烧小孩不验血,就是医生的失职。】

      只要在国外有过看病经历的,都知道这是谎言。医学文献也可以证明这就是谎言。例如美国儿科学会对如何鉴定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包括急性中耳炎、细菌性鼻窦炎、急性咽炎)有详细指南,都是根据症状做的鉴别(急性咽炎还可做抗原检测和细菌培养鉴定),没有一条要验血(文献5)。这个宣称全世界儿科医生都验血的同济大学东方医院主任医师是活在哪个世界? 

      Mandell, Douglas & Bennett《传染病原理与实践》(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Infectious Diseases)第八版第750页说得很清楚:“医生照看感冒病人的最重要任务是区分普通感冒与其他有类似感冒症状的更严重或可治疗的疾病。”但是这种区分应该根据病史和症状来做,“常规实验室检测对于普通感冒的诊断和处理是没有帮助的。”

      国内医生还吓唬大家说,有一些严重疾病的早期症状与感冒类似,例如白血病、肺炎、心肌炎,血常规能从这些“感冒患者”中发现这些严重疾病的线索。且不说国内医院对来看感冒的患者查血常规是为了“鉴别细菌还是病毒感染”而不是为了排查别的严重疾病,仅有感冒症状加血常规也无助于区分白血病、肺炎、心肌炎、感冒或别的类似症状疾病,是不是还要对来看感冒的患者一概做骨髓穿刺以排除白血病,做X光胸片以排除肺炎,做心电图以排除心肌炎……否则据说后果会很严重的?

      所以,对疑似感冒、发烧患者一概做血常规检查,就是只有在中国医院才会发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欺诈。我这么说,并不是一概反对对疑似感冒、发烧患者做血常规或别的检查。如果有病史、体征表明疑似感冒或发烧患者可能患有别的严重疾病,例如肺炎、白血病,当然可以做血常规以及别的必要检查。想要让患者做检查,应该告知理由和必要性,而不是靠谎言和恐吓,那是江湖医生才干的事,虽然很多中国大医院医生无论是专业水平还是道德水平其实都和江湖医生差不多。

    中国人爱“打点滴”

    原创: 方是民 方舟子 5天前

    (最近国内媒体在讨论医院滥用“打点滴”,这个问题我早在9年前就指出过了。)

      一到秋、冬感冒流行的季节,中国许多医院的门诊、病房乃至过道走廊里就躺满了患者,身旁挂着输液瓶,瓶里的葡萄糖、盐水、抗生素或中药注射剂一滴一滴地输入到静脉中,因此形象地俗称“打点滴”,也叫作“吊水”、“挂水”,似乎输入的水分才是最重要的。

      这绝对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一景。感冒打点滴,算得上是中国在医学上的一大创造,在其他国家是见不到的。比如在美国,如果你感冒了去看医生,医生通常只是建议你多喝水、注意休息,实在太难受了就去超市、药店自己买泰诺之类的镇痛解热药吃,不可能留你下来打点滴。

      为治感冒输入静脉的那些药物没有一样是必需的。葡萄糖、盐从饮食中就可摄取,只要能进食就没有必要直接往静脉里灌。感冒是病毒引起的,而抗生素是用来杀灭细菌的,对病毒感染没有疗效,也起不到预防继发细菌感染的作用。如果并发了细菌感染,需要使用抗生素,也可以口服,没有必要静脉注射。至于中药注射剂,则没有一种被严格的临床试验证明了确实具有疗效,更没有使用的必要。

      在某些情况下,打点滴当然是必要的,比如患者严重脱水、无法进食,或所用的药物不能口服或打针(肌肉注射、皮下注射)。但是国内很多医院打点滴许多时候并不属于这类情况。有些自限性疾病本来不需要用药物治疗,比如新生儿黄疸,国内一些医院却通行打点滴“退黄”,用的当然是中药注射剂。有些疾病确实需要用药物治疗,本来用口服或打针就可以了,但在国内的医院,却也通行打点滴。口服的药物患者可以领回家自己服用,打针在门诊打完了就可以回家,而打点滴却必须留在医院里占一个床位,还要有护士进行处理、照料,既增加了医疗成本,也让医院人满为患。因此,滥用打点滴,是医疗资源的浪费。

      在几种给药方式中,打点滴是最危险的。打点滴穿透皮肤屏障,直接把药液输入血液中,需要严格的无菌处理。如果药液在生产或储藏过程中被污染,或者没有使用一次性针头,或者针刺部位的皮肤没有消毒好,就有可能让病毒、病菌进入体内,轻则引起局部发炎,重则病原体随着血液扩散到全身,引起败血症,会有生命危险。打点滴也比口服药物更容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特别是过敏反应。如果是口服,药物中能引起过敏的杂质可能在消化道中就被消化掉,或无法被身体吸收,但是打点滴时这些杂质却直接进入了血液,严重的能引起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近来媒体频频出现患者因为使用了中药注射液而突然死亡,就是这个原因引起的。此外,打点滴时所用的溶液太稀或太浓,都有可能破坏体内电解质平衡;输液速度如果过快,或者输入的量过多,能引起高血压、心脏衰竭和肺水肿;如果输入了大量的气泡或血凝块,能堵塞血管,让心脏停止跳动。

      因此,从节省医疗成本和安全方面考虑,应该是药物能口服的就不打针,能打针的就不打点滴。这一点国外医院做得比较好。《生命时报》驻联合国记者曾经随机走访了纽约市中心的几家医院,竟没有找到一位正在输液的患者。为什么国内医院却反其道而行之呢?

      一个明显的原因是为了经济利益。药物注射液的利润要比口服药物高得多。例如常用的抗感染药物甲硝唑,如果是口服的,一个疗程七天的花费只有大约3元钱,但是改用打点滴,一天就要花费大约20元钱。甲硝唑口服能被迅速而完全地吸收,根本没有静脉注射的必要,国内医院之所以乐于用甲硝唑打点滴,显然是出于利润的考虑。

      但是,在医疗改革之前,国内医院打点滴就已很流行了,当时医院的费用都由政府承担,并无经济压力。所以打点滴在国内的泛滥,应该还有别的因素,比如文化的因素。患者去医院看病,就想着要尽可能接受先进、彻底的治疗,而打点滴看上去要比吃药先进、彻底得多。许多人觉得打点滴要比吃药病好得快,这在某些情况下是对的,静脉注射药物能被完全吸收,药效也比较快,十几秒钟就能让血液中的药物浓度达到有效范围;但是在其他情况下,就只是一种错觉或心理作用,感冒打点滴就属于此类。对许多患者来说,上医院看病就要打点滴,成了理所当然的事,而医生为了避免医疗纠纷,也乐于满足患者的要求。如果有中国医生向美国医生学习,对感冒患者不开药或开点镇痛解热药就打发走,自己拿不到药物回扣且不说,还会被患者认为是不负责任,万一患者因为感冒并发了更严重的疾病,医生的麻烦就大了。

      病人在医院里扎堆打点滴,其实是国内不正常的医患关系的一个缩影。

      2009.12.25.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特别分享:为什么中国胃癌高发?(五合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ysq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