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考北广吧!”2004年的玲儿在我们共同的高中楼顶,第一次像个大人一样地跟我说。
“我们都还年轻,除了工作外应该干点儿什么。”2014年的玲儿身披记者的头衔在我北京的家里平静地跟我说。
“别忘了多学习,我觉得你不该总这样。”2015年的玲儿在乌鲁木齐的机场旁边目光炯炯地跟我说。

又近午夜。一杯茶,半个瓜,书房游转,提笔写《这座城市风很大》的城市奋斗故事。时间荏苒,我和玲儿认识已16年,我在北京,她在新疆,风格不同的两座城市。而在此之间,除了上述的三个画面,我们基本没再见过。
时间是我们拥有的唯一财富。时尚芭莎码字女神于小戈说。我不太同意,或者说,不完全同意。时间是我们的敌人,因为怎么追,都不会追的上。我们能追赶到的,只有梦想清单上的自己。我,一个目前扎在北京、压力重重似乎过得并不幸福的女编辑;玲儿,一个扎在新疆、为了梦想而始终努力并且敦促我的女记者。
开头的前两段话,也许是我没有实力,我只当她给我开的玩笑,妈妈一样的口吻仅仅让我觉得很安心。最后一段话,才是我真正放弃HR工作、大龄转行进入编辑行业的初动力。31岁,日历上的数字越来越刺眼,特别害怕打开电子名片,因为年龄的更新又增大一岁,每一个爱美的姑娘都把皱纹视为情敌,甚至恨之入骨,我也是。于是,在那句“不该总这样”的刺激下,和我一样手捧着王潇姐效率手册的她便成了我远在天边的精神动力。她用心勾勒着梦想清单:她要洗心革面,学会化妆和服饰色彩搭配;她要变成最好的自己,然后遇到最好的他;她要买一套自己的第一套房子,拥有自己的第一辆车……她一直在跟时光较量,并且也真真正正地较量赢了。
我的职业是编辑,确切地说,我是在一年前才走上编辑的道路。“只有用心才能看得清。实质性的东西,用眼睛是看不见的。”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小王子》中的这句话,好像是说给编辑听的。
我大学毕业后留在了北京,慢慢把它当作第二故乡。从做的第一份工作开始,我就始终还惦念着文字。2008年,东方卫视的美女主持在外景,背景里放着《天使之城》,然后节目落幕。某天大学广播站的胡婶把题为“天使之城”的文贴在博客里,写下了那期节目的随笔。文悠扬,和她本人一样,羡慕地我直掉眼泪。在那个博客风靡的年代,没有微博,我躲在电脑的后面,静看胡婶的意识流,赞叹她的才与美,模仿着每一句台词:当公路通往下条公路远方,当乐园有卡通但不叫天堂。一晃8年,片段清晰。时光是个好东西,回不去是个温存而又苦涩的墓志铭。但我终于因为玲儿和最初的梦想,在30岁的时候,在这个纸媒远去、新媒体遍布生长的时候,踏上了编辑的不归路。其实,颇为美好,只是很多片段模糊自己的眼和心。
昨晚乘出租车,电台节目里放着《天使之城》,恰巧8年前听过。“当陌生是自由也赠送不安,当名字是字母爱怎么换算,这是哪里离梦多远,但这里有阳光。”我把北京视为天使之城,虽然它很恐怖,但我呆了7年有余,我有了最爱的职业头衔,我爱它。

如今朋友们分散在全国各地,各自成家立业。我在北京挺好的,相信会与人谋爱,有始有终。也相信奋斗的热血依然会继续,永不降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