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于丽萍:《挪威的森林 》读后

于丽萍:《挪威的森林 》读后

作者: ytjy读书与写字 | 来源:发表于2018-08-02 17:45 被阅读0次

     初读《挪威的森林》是初中的时候,那时总觉过于隐晦,读罢两三次仍不知所云,便扔下了。直到大学时,室友痴迷村上春树,好奇之下又重读一次,曾与室友为一句话争论许久:“没有人喜欢孤独,只是不想勉强交朋友,免得徒生失望罢了”,室友深以为然,我不赞同却又想不出反驳的例子。于是到现在,这本书对我而言,也只记住了这一句话。

      《挪威的森林》我每次都看得很慢,初读是因为读不懂,需要反复倒回去几页重读,大学再读是因为兴味索然,聊以打发时间,现在是因为时间太碎。这次断断续续读了两个月的时间,总结起来,这是一本很平淡的书,讲着一个很平淡的故事,平静的人、平静的场景、平静的对话、平静的故事,毫无跌宕起伏,确实有些难以吸引目光。整本书勾勒了一个与现实的喧嚣嘈杂格格不入的世界,这大概就是村上春树想营造出来的“挪威的森林”吧。

      直子是渡边好友木月的女友,木月把自己的年纪定格在了17岁,渡边和直子沉浸在悲伤中,似乎也要跟着一起死了才好。至今不能理解直子是如何爱上渡边的,甚至不知道直子是不是真的爱渡边,我想是爱的。从木月死后的第一次与渡边见面的时候,她仿佛找到与木月在一起的依赖,但是直子始终不是属于这个世界的,她的世界是乌托邦的世界,所以她像木月一样选择死来解脱,她不想因为她自己而使渡边困扰,她应该是爱渡边的。

      相比于直子,我还是更喜欢明媚欢悦的绿子。绿子是个率真鲜活的女孩,一点也不矫揉造作,可以用事实证明愿意爱别人,并有能力爱别人。绿子想要的爱很简单,能有一个爱她疼她纵容她的男友,她的心是阳光的也影响着渡边的心,渡边虽然渴望直子的爱,但是那是遥不可及的。绿子能在渡边面前放肆的开玩笑,敞开心扉,把关于自己的一切告诉渡边。绿子的性格里充满着灰色的洒脱,可以强行捻熄烟头,可以在夕阳下倚着阳台的栏杆,一边喝酒一边看消防车救火,但绿子并不是不谙世事又叛逆无知的粗鲁少女。

       渡边徘徊在两个女孩之间,他爱着直子,又痴迷着绿子,这样脚踏两只船,我却恨不起来,命该如此,很多事情不是人可以去控制的。就像木月和直子相继死去,渡边伤心欲绝却无可奈何。

      曾与室友说,日系的小说无论是哪种风格,总是充满着人性的探讨,《挪威的森林》也不例外。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森林,也许我们从未到过,但它一直都在那里,总会在那里,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相关文章

  • 于丽萍:《挪威的森林 》读后

    初读《挪威的森林》是初中的时候,那时总觉过于隐晦,读罢两三次仍不知所云,便扔下了。直到大学时,室友痴迷村上春树...

  • 于丽萍|代偿

    代偿,作为一种防御机制,不见于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和安娜·弗洛伊德的著作,也不见于瓦利恩特(1992)专著中所提到的...

  • 于丽萍|解梦

    对于不善于写作的我,写了七百多字突然一个电话打进来,全部没有了,此刻的我,脑袋里一片空白,居然忘了写了些什么。这几...

  • 于丽萍|随笔

    今天儿子的一席话,让我陷入了反思:“究竟是我们更了解孩子,还是孩子更了解我们呢?” 自从疫情开始,我们除了上班几乎...

  • 于丽萍:红楼情缘

    初与《红楼梦》结缘是在高中。那时,一本《红楼梦》是我唯一的枕边书,不怕大家见笑,最初我是拿来催眠的,因为出场人物太...

  • 于丽萍| 了解自我

    相对而言,认识人家容易,内省难。你如果没有体验腿疼,你真的不知道腿的存在,从体验的层面了解自我。 我们每天都在忙着...

  • 于丽萍|过分控制

    过分控制指父母对子女实行直接的和尽可能完全的(“全天候的”)控制。孩子的活动被限制在卧室和起居室内,或限于母亲的身...

  • 于丽萍|换位思考

    最近晚上讲故事环节已经从我给儿子讲变成了他给我讲,这几天在讲《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今天儿子一边翻着书一边跟我讲已经...

  • 于丽萍|思考与想象

    作业:请举例说明您是否是一个善于思考和想象的人。 自认为自己是一个不会思考的人,更确切的说是一个懒得思考的人。从小...

  • 于丽萍:够格的爱人

    想了很久,最后在标题行敲下了“够格的爱人”。秋微说“始终觉得情感生涯是一生最好的修行,能安放好情感,就能安放...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于丽萍:《挪威的森林 》读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yus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