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长时间使用电脑、手机,原本属于老年人的眼病有可能提前到来。黄斑区的视觉感光细胞一旦被破坏,视力则永久受损,目前科学技术尚无法修复。早自检、早治疗
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指出,目前全世界至少有800万人由于晚期新生血管性黄斑变性而遭受视力严重受损带来的痛苦,并将老年性黄斑变性列为现阶段WHO三大防盲重点眼病之一。但令人遗憾的是,一项调查表明,黄斑变性远比白内障、青光眼的知晓率和认知度低得多,近九成参与调查者不了解这个偷走“中心视力”的凶手。
[数据线索]每五人就有1人患有黄斑变性
有数据显示,中国50岁以上人群中老年性黄斑变性(AMD)患病率高达15.5%,并且随着年龄增加,患病的危险性显著增高,70岁以上患病率达到20.2%,即每5个人里就有1位是黄斑变性患者,我国目前有黄斑变性患者约有1500万。据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眼科孙晓东教授介绍,黄斑变性不仅患病率高,同时还有着严重的致盲性。相关医学研究表明,如果不治疗,大多数AMD患者在疾病开始的3个月里经历视力下降,在2年内视力就有可能下降至法律盲(视力小于0.1)水平;此外,更为严重的是,它具有双眼发病的危险性,40%以上的患者在一只眼发生病变后,另一只眼在5年内也会发生同样病变。
[疑问追查]是谁偷走了眼睛的“胶卷”?
如果将人体眼睛的构造比作照相机的话,那么黄斑就是胶卷中心。黄斑变性与众所周知的常见眼病白内障相比,具有隐蔽性更强、致盲危害更严重的特点。患了白内障相当于相机镜头蒙尘,可以通过手术迅速恢复,而老年性黄斑变性则相当于底片损毁,因为黄斑区的视觉感光细胞一旦被破坏,视力则永久受损,目前科学技术尚无法修复。
[调查证据]自测工具让凶手无处遁形
AMD国际联盟建议,55岁以上的人群每年一次的眼底检查必不可少。孙晓东教授强调,黄斑变性最初可能仅仅是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同时,由于双眼替代作用强,单眼发病很难被发现,以至于直到发展到视力中心出现黑斑,视物严重扭曲,此时再就医往往已是疾病晚期,医生无力回天。
![](https://img.haomeiwen.com/i4333710/4fe83045112ca7fa.jpg)
阿姆斯勒表自测步骤:
1、把方格表放在视平线30厘米的距离,光线要清晰及平均;
2、如有老花或近视,需佩戴原有眼镜进行测试;
3、用手盖着左眼,右眼凝视方格表中心点;
4、重复步骤1--3检查左眼。
自测结果:
当凝视中心黑点时,发现方格表中心区出现空缺或曲线,就可能是眼底出现毛病的征兆。尽快就诊!
专家提醒患者,一旦出现黄斑变性征兆,一定要前往正规大型医院的眼底病中心,咨询眼底病专家,进行眼底镜检查、视网膜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和眼底血管造影等检查,一旦确诊后,接受安全、有效、规范的治疗手段及时进行治疗。早发现、早检测和早治疗,适当补充眼用维生素,可延缓病情发展,最大程度维持现有的视力。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黄斑变性已经不再是“不可治”的“绝症”。现阶段,治疗黄斑变性的主要目标是最大限度地保住现有视力,光动力治疗可以直接针对产生新生血管的病变部位,安全性高,对患者损伤小,是目前唯一经国家批准且证明有效的黄斑变性治疗方法。不久未来,随着抗新生血管药物的上市,该治疗方法又被世界“Science”评为世界十大重大科学突破,患者将有更多、更好的选择,不仅可以保住现有视力,还能够部分恢复受损视力,回归正常生活。
摘自(新闻晨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