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才是最大的乡愁

作者: JuneLim | 来源:发表于2017-12-16 10:28 被阅读29次

    近几天各类媒体满屏的《乡愁》。

    我对余光中先生的了解仅止步于这首诗,仅以此诗定义先生必定是片面的,因此不在此谈论先生。

    碰巧最近看了侯孝贤的《童年往事》,里面阿孝的祖母用自己的后半生诠释了“乡愁”两个字。

    可惜的是,她的身体最终只能腐烂在这头。

    但我想,这部电影想说的大概并不是乡愁,阿孝对老家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感情。

    祖籍梅县的他,在跟好友们交流时多数使用台湾当地的闽南语,家乡话很少再说起。

    电影中有涉及一些时代背景,但似乎也并不想批判什么,这些只不过是真实存在的童年记忆。

    有不少人在向别人解释什么是现实主义电影的时候,举的例子都是“侯孝贤的电影”。

    《童年往事》实在太真实了,就连死亡都拍得那么真实。

    现代观众多数都有一定的观影经验,可以说是“见惯了生死”。

    因此当影视剧中人物戏剧性地死亡时,观众早就有了“这是戏”的预设,甚至对人物死后一连串拖沓的台词感到厌烦,因此想要共情的难度越来越大。

    《童年往事》从一开始就营造出一种去戏剧化的真实感,当看到阿孝的父亲去世时,满屋的悲伤情绪忽然让我心生畏惧,非常想要从中跳脱出来。

    而像祖母的尸体在榻榻米上腐烂这种极致的细节,也不禁让人怀疑这并不是编剧编造的,而是创作者真实的回忆。

    电影由一些日常生活片段,几件重大事件(死亡),以及一些印象深刻的细节组合而成,符合其“回忆体”的本质。

    有些电影里表现回忆中的传奇故事,其发生的场景像是在喧嚷的饭桌上向朋友吹嘘自己的过往。

    而《童年往事》的回忆形式,则更像是一个独处的人,任凭思绪在脑中萦绕,慢慢勾勒出一幅幅老旧的画。

    结尾阿孝的祖母去世时,他脑中想到的回忆是小时候跟祖母一起走过的那条“回大陆的路”,以及那天下午他们一起摘了很多芭乐。

    这也是我看完电影后时常想起的画面。身高相近的祖孙两人在乡间小路上缓缓向镜头走来,我才明白并不是只有故事情节才会打动人的。

    这个画面以钢琴曲打下标记,在结尾的时候,同样的曲子响起,阿孝的回忆,仿佛也成了我的回忆。

    我不曾有过相同的经历,只是画面中的景色与人物所透出的浓浓的生活质感触动了我,让我觉得自己也有过类似的经历。

    由于成长环境不同,想要从电影中的时代取得共鸣显然是不容易做到的。但电影中弥漫着的那种“不懂事”的感觉,却可以超越时代的限制,直击内心。

    我想,许多人看完这部电影之后,脑中也会开始播放属于自己的那部《童年往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童年才是最大的乡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zcsw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