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生活具体想法读书
第一次直面死亡这件事

第一次直面死亡这件事

作者: 夜聽風雨 | 来源:发表于2017-07-10 09:12 被阅读92次
    第一次直面死亡这件事

    刚读完同事推荐的一本书,《当呼吸化为空气》,是一位肺癌患者的遗作。作者是“美国神经外科医生协会最高奖”获得者、斯坦福大学天才医生。在即将走向人生巅峰的36岁,救死扶伤的他,却被诊断出肺癌晚期。本书记述了作者最后一段时间的经历和思考。这是一个“直面死亡”的故事。

    书上说,全世界只有不到万分之0.12的人,在36岁前就患上癌症。

    我记得姚贝娜在前年因癌症离世的时候,年仅33岁,就在深圳北大医院。

    那家医院我也住过,就在去年。医生说怀疑我是T型淋巴瘤。

    医生安慰我说,不要担心,还没确诊。就算确诊了,也是早期。


    我对死亡最早的感知,是在上幼儿园的时候。

    那个时候,孩子野、皮实,我每天和邻居家比我小一岁的小朋友“圆圆”一起去上学。后来突然有一天,妈妈和我说,我不能和圆圆一起上学了,我问妈妈怎么了,妈妈说,圆圆走了。当时,是难过伤心还是转头就忘,我不记得了,只记得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后,才知道,圆圆是因为一氧化碳中毒走的。

    我家至今还有一张幼儿园时候的合照,天真烂漫的小家伙们,根据老师的要求张大嘴巴傻乎乎地喊着“茄子”,圆圆坐在第一排的地上,没有张嘴喊,两只大眼睛盯着镜头,很乖。

    初中时候,我的老爷爷、老奶奶相继去世,当然会伤心会难过,但再怎么说也是老人家寿终正寝。

    高一的第一个国庆假日,老家山东推行素质教育,刮起一阵旋风,我们作为最后一届“尖子班”,牵头到新农村去调研。在新农村的路上,碰到了一个初中同学,互相寒暄了几句,突然凑近我,压低声音说道,“哎,你知不知道,小强(化名)死了。”我愣了一下,没反应过来,他又继续补充道,“在网吧通宵后,回家吃了点东西,突然心肌梗塞死的。”他说得低落,我听了许久不说话。

    初中毕业分开才不到两个月。初中时,我是班长,他是体育委员,他学习不好,但是非常挺我,非常支持我的工作。他唱歌很好,长得挺高、挺帅,我们关系一直很不错。怎么……像那句台词说的,说没就没呢?

    他走的时候十六岁。我第一次觉得,死亡很残酷。

    我记得初一那年,第一节音乐课上,老师要求才艺展示,我们有四个男生唱了歌,包括我,包括他。我唱得什么已经不记得了,他唱得是《爱情诺曼底》。真的很好听。


    大学毕业后,我拒绝读研,来到广州,孤身奋战。接着被公司一纸调令调到老家山东,回去开疆拓土。后来不甘寂寞,又跳槽到了现在的公司,在深圳,那是15年的11月。

    马上就到了16年,节奏很快,我要适应新的工作——新的区域、新的业务场景。同年买房,过程一波三折,找好了律师,差点打房产官司。同年订婚,开始筹备婚礼。英文太差,开始学英语准备考BEC。

    然后,我开始全身淋巴结肿大,低烧不退,后转为高烧不退。那是16年的11月。距离初到深圳,刚好满一年的时间。

    我先在深圳宝安区人民医院看病,医生说我只是淋巴结炎症,吃了一个月的抗生素,打了一个周的点滴,低烧转为高烧,还是不退。有时候实在烧得难受,吃上一片退烧药,出一身汗,能维持几个小时不发烧,之后又重新发烧。

    感觉这样不行,辗转到了深圳北大医院,就是姚贝娜走的那个医院。看了四个不同的科室,做了很多不同的检查,被踢来踢去,后来被踢到了呼吸内科,开始住院。住院了,又开始打抗生素,当然还是没有效果。又开始各种检查,心电、彩超、胸透、CT…… 检查结果,一切正常,原因不明。

    之后,呼吸内科主任发起,同血液科、消化内科、甲乳外科,四个科室的主任一同会诊。之后,做了淋巴结穿刺、骨髓穿刺。检查结果显示——考虑T型淋巴瘤。

    顿时傻逼了。

    在这期间,我去血液科门诊找主任咨询我的病情。人比想象中的多。

    有一位大叔,看起来40岁不到,也许我应该叫大哥。40岁的男人,本应该处于人生的巅峰时期。他穿着一件旧旧的羽绒服,是过来办理转院手续的,旁边一位老阿姨,应该是他的老母亲,在一旁扶着他的胳膊。医生看了一个片子,说癌细胞已经转移了,大叔说“嗯”。医生问了几个问题、签了几个字,说等到有床位会通知他过去。大叔至谢,转身离开。医生面无表情,接待下一位病人;大叔面无表情,在母亲的搀扶下,离开诊室;母亲面无表情。

    下一位是一个女孩儿。穿着白色的长长的羽绒服,包裹下的身材比较好,带着白色的口罩,看不清面容,但是眉眼很清秀,长长的头发束成马尾荡在身后,看起来不到30。手里拿着一个牛皮纸文件袋,递给医生时交谈了几句,声音很好听。医生问第一次化疗是什么时候,女孩儿想了想之后回答了一个时间,我记不得了。交谈完毕,女孩走前,医生说道,“这么年轻,什么原因啊?装修甲醛吗?”女孩儿听起来明显是笑着说,“这个……很难说。”然后快速的走开了。白衣服,白口罩、白血病。

    我控制不住地去想,他们的家庭、生活、本应拥有的未来……

    那位大叔,本应是处于自己巅峰的年纪,却得了癌症,癌细胞转移,是晚期吧?母亲陪着自己来,难道没有成家吗?如果成家了,妻子呢?孩子呢?母亲的心情,白发人送黑发人,这是何等钻心剜骨的痛?工作呢?肯定没在工作了吧?没有收入来源了,母亲年纪也大了,心力交瘁的,他走了之后,母亲怎么度日呢?

    那位女孩儿,本应是处于自己风华正茂的年纪。好的身材、好的眉眼、好的声音,工作应该没多久吧?一个人来咨询白血病,父母不在身边吧?还没有男朋友吧?一个人在深圳,很辛苦吧?谈过恋爱么?好多美好的事情啊。恋爱、婚姻、家庭、事业,还有自己的孩子,还有好多想去的地方……

    我和她年纪差不多。


    医生说需要做活检,简单的讲,就是把淋巴结取出一块儿来化验检查。现在所有症状都吻合……淋巴结肿大、高烧不退、身体消瘦、白细胞减少、偶有皮疹……活检之后,就可以确认了吧?

    现在已经开始激素治疗了,不烧了。不烧了就可以思考很多事情了。比如——如果我真的是淋巴瘤,就算是早期,也必定余日不多。自己死后,怎么办呢?

    我第一次开始直面死亡这件事,第一次开始思考身后事,第一次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

    我想了很多、很杂,心情很低落、很消沉。

    我很年轻,大学毕业不过三年,正在处于事业起步期,正在筹备结婚生子,人生才刚开始起步。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还有很多风景要看。

    我父母还算是年轻,48岁,如果我不在了,他们会有多伤心?应该不会再要孩子了,接下来还有几十年的时间,他们可怎么过?

    婚肯定是不能结了。我女朋友,如果没有结过婚,以后的人生会更容易一些吧。好不想让她嫁给别人。

    要写遗书吗?该写些什么内容呢?应该还为时尚早,就算确诊了,应该也会有足够的时间写点什么。

    很多人可能从来没有思考过自己的死亡。我就是那一类人。我只知道,出门小心走路规避车辆,飞机降落时长舒一口气,朋友圈里有重疾需要众筹的略尽绵薄之力……但是我从来没有考虑过自己的死亡,没考虑过自己去了之后,父母、女友会怎么过。

    父母知道我住院了,但是没和他们提肿瘤的事情。至少等确诊结果。

    一些深圳的朋友来看我。有的留补品,有的留鲜花水果,有的留钱。

    一些外地的朋友听说了。有的托人留钱,有的一个接一个的电话。

    当然,还有很多不同反应的。

    不管怎样。这种事情,最终只能靠自己。


    检查的结果是,未发现肿瘤细胞。

    可以放下心来了吧!毕竟算是确诊了,不是肿瘤。

    其实并没有确诊。医生说,第一次检查的淋巴结,和第二次不是同一个。第一次的异常,第二次的正常,所以不能说明任何事情。

    表示理解。医患嘛。

    在这之后,我很少熬夜,很少因为工作耽误身体。

    在这之后,我对很多事情都看得更淡,比如仪式感。而对很多事情都看得更透彻,比如说人际关系。

    看得更淡,看得更透彻的背后,是我坚信,“除死无大难”。

    这段经历,不想也不需要去大肆宣扬,写在这里,只是希望自己和看到的人,能思考死的存在、活的意义。

    出院之后,我写了一段感喟——

    毫无防备,经历了一场兵荒马乱。

    平淡寡言,苦苦掩抑着浊浪滔天。

    不亲身经历,永远无法理解别人的刻骨铭心。

    有人常相伴随,

    有人殷殷垂念,

    所幸。


    祝夏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一次直面死亡这件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zejc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