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例,来回忆一下我还记得什么:互惠,亏欠,社会心理。。。完了啥也想不起来,仅仅有的几个也是在联想拆书片段记起来的,还说错了,呃呃呃。
你会不会因为朋友请你吃了一根雪糕而不好意思拒绝周末陪她一起加班?你是否因为一个甜言蜜语的售货员而超出了自己这一天的花销预算?你是否因为朋友圈里面的某某某专家说蜂蜜有100种好处而从朋友代购那里买了两大罐蜂蜜?
读完这本书我似乎发觉,影响力的六大武器充斥在生活中,想要做好防御措施,必须先知道武器的来龙去脉,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书中总共6块主要内容,帮助我们从案例中看到影响力武器的魔力,再通过应用让我们了解到如何不被这六股神奇的力量所控制,我想一切都在于我们应该保护自己的注意力,下意识的观察自己都在做些什么,想要的是什么。
1.互惠
这个片段还是印象深刻的,卖棒棒糖的童子军的故事。我的实际例子是在我们买护肤品的时候,不必因为人家帮你修了个眉毛或者是做了个手膜而感到不好意思而买了他的产品,实际上对方是在用互惠原理来诱导你。
2.承诺和一致
这个观点在书中的案例比较多:玩具商故意让玩具缺货;战俘改造计划;应用到自己身上的则是把计划写出来,公布出来,让言行一致帮助自己。
3.社会认同
这个武器无疑是冷酷的一个原则,是自杀事件规则,还是社会冷漠,当我们在公共场所被挟持的时候一定要大声的讲出话来,指着特定的人让他帮助你。
4.喜好
投其所好,我是否也投所好,迅速的喜欢上一个售货员就是一个讯号,问问自己我是不是在认真的关注效果,换句话说我到底因为产品效果好而买的产品呢?还是因为售货员平易近人而掏腰包。
5.权威
权威归权威,权威的人也不是面面俱到的;首先确定对方是不是专家,其次还要意识到并不是专家说的所有话都是可信的。
6.稀缺
双十一要来了,少的东西就是我就需要么?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东西真的值得我拥有么?警惕冲动,判断你的想法是来自其使用价值,而非占为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