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首先看到的是欲望,一个生而为人不该也不可避免的有欲望。这是一个框,我们大多人无法逾越这一法则。
当一个人没有欲望了也就不是人,是我们该仰望的神。我们普通人能做的,只有朝我们内心深处所渴望的进发。
当我们被这框框住的时候,也就注定无法自由了。他已经规划好我们前进的路线,似乎不愿给我们过多的分支。
然而没有私欲也就缺乏自由,往往分支才是我们内心渴望的自由。这条框告诉着我需要传宗接代,需要得到认可,需要得到金钱,需要如此云云…
当然不否认这该是大多人也所需要得到的,并且也有一定的义务,事实上我们想想,这又是内心深处最渴望的吗?初衷去哪了。再想想。
真的不是这个环境所造就了我们的欲望吗,从什么时候起房子车子变成了刚需,是什么潜移默化的把我们推向了忙忙碌碌。
累了,我也学着躺平。
是啊,我怎么能不认可这种说法呢?不再奋力拼搏,留出些属于自己的分支,岂不自由。
或许说努努力达到了目的,岂不是双倍自由。然而这忽略了人性,欲望是无穷无尽的,得到了不会珍惜,进而渴望得到十倍百倍。
无非名利,可有封顶?我想少人知足。
马老师说他对钱不感兴趣,我是相信的。到他那境界该往权发展了,能说他已达最终目标吗?我想并没有。那强如马老师也在框框里,我也就心安理得的学着躺平了。
实际上我对钱也不感兴趣,但我不敢与人说。因为我并没有达到马老师层次,甚至吃上顿后难有下顿。
我自认为在修行,毕竟人生一世,问心无愧便可安心。也不排除是自娱自乐,尚不可知是自欺欺人还是无能为力。
北宋邵雍老前辈不望名利,山涧建草庐,自耕自种,终日自得其乐。我与其比才疏学浅,可这并不影响我清心寡欲。
前面说无欲无求是神人,清心寡欲该怎么说?说是私欲,也像不对。私欲该是名利双收。把背景替换成“框”后,私欲又该是以非常规目标为目的的活着。
绕是绕些,不影响我的见解。结为躺平,躺平是放弃过多追求后暂且得到的自由。
何以说的就是暂时的自由,因圆在方中。
自由与义务不可分割,把一切丢弃寻得的自由我相信不会长久,热血冲动是恐怖的。把该尽的义务与责任肩负后,砍掉大众化的追求,剩下不逾矩之事,大概率是我们个人追求的自由吧。
自由不该有限制,该是简单轻松的,如果要去定义,私以为跳出大众框就是自由。
独自到西藏是自由吗,随时可以去野外钓鱼是吗,打游戏不受限制算吗?
都算又都不像,何以见得。
自由可以是没有家庭束缚,没有物质限制,没有感情牵挂,随心所欲。也可以是带着家人旅游,可以是徒步穷游,或是事业上的无限制…
过于强调物质化的自由有失偏颇,要知道流浪汉也有自己选的,无柴米油盐也能徒步天下,这何尝不是选择上的自由。
嗟乎,容易定义的自由本身就不见得够自由。
如同写文,言论自由相对平台而言有禁忌,畏畏缩缩又不如不写。心中有方,方中有圆。做到内心有杆秤,随心所欲不逾矩,或是自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