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像天使一样存在每一个家庭,在我还是熊孩子的时候,就很幸运的再次拥有一个熊孩子,所以,我把它看作是两个熊孩子的成长之路。
在我看来,熊孩子的成长,简直就没有所谓的教育,只有如何相处,其实特别好的感触就是,你参与到一个生命的成长,你所经历的不是负担,不是内心里的柔软,相反,它映照的是你从来没有过的力量,对于熊孩子,我并没有太多的急切之心,因为在拥有他的那一刻开始,我便知道,他是他,我是我,可能,我比较幸运的是,上天恩赐的熊孩子跟我理想中的几乎一样,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心有所想,必会所属吧。
坦白说,看到很多什么“月入三万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中产的焦虑”,“挤不进的阶层”,社会是病态的,成年人把自己的各种情感负担,生活希望寄托在一个新的生命上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你带他来这个世界的初心是什么?大多数应该是都没有初心,只是自己的荷尔蒙需求,或者是为了家庭组织架构的完整而已,我也没有初心,只是觉得有个可爱,不爱哭的熊孩子便是人生修行了,但是当他真正进入你生活中的时候,你会发现一切都不一样了,你变的无比耐糙,很有耐心,更加温柔,你有了一个成年人该有修养与克制,你开始无尽的感恩这个世界,当你心怀感恩,对生命带着敬畏之心,去与之朝夕相处时,你才真正感受鲜活的生命该有的样子。
其次,成年人大都忘记了熊孩子到底是个什么生物,生而为人的本质,应该更接地气的让他们成长,他们成长该有的历程,我们没有权利去干涉,更不应该去逐一安排,换言之,当你把熊孩子纳入自我的一部分,而不是将之作为独立的个体看待,很容易造成一种扭曲,失衡的亲子关系,痛苦抱怨也就在在所难免。任何一方,都没有权利来主宰另一方,我不能要求熊孩子绝对服从,熊孩子也不能要求我满足他所有的一切,我们都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我们彼此尊重,而不是以这种亲情和血缘作为占有对方的砝码。
与熊孩子相处的日常里,你才会真正的体会到“”大道至简,见素抱朴“以及“空心”这些含义,你会明显的洞察到一个生命从无谓裸体到羞耻之心的转变,你看到的更多的是他从无理取闹,开始学会明白道理,从无到有的慢慢阶段性的过程,当身边的人在催促甚至担心他成长的时候,我是反感的,我觉得每个生命都有自我本能的进化过程,生命的本质是有限的存在,我们自己的一生都做不了太多事,而阶段性的自我认知,会让你延续,也会全盘否定你之前的轨迹,所以,起跑线到底在哪?这是大多数家长给熊孩子的设置的障碍,因为你从来没有正确认识到你孩子的优秀,你只是自私臆想了一个你不曾达到的优秀的自己,然后骄傲的说“看,这是我的优良基因”,其实不然,那只是你施了肥,打了药,带着病毒并时刻有危害性的物种而已,你从来没有正确审视一个生命自然绽放的姿态有多美。
这些是基于一个十八线伪文艺爱好艺术家对她熊孩子的心得感悟,因为她从来没想过培养出一位天才,她所期待的只是一个正常的过程,要经历人世间的所有,从而能正确的拥抱自己,独立自由生长的生命形态。希望他未来有虔诚和信任的原始资本,如果去种葡萄不打药,养鸡喂草喂粮食,羊肉串用羊肉,炸油条常换新油,只要周边的人能感受到,就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又生计无忧了,不谈修行,只讲如何与人为善,人,生于混沌,死之空无,一生参透身边的根本足矣。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活着,并且活得好,灵魂就是让我们活着的东西,因此灵魂的健康就是头等大事而非其他。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正义的德性保证灵魂的健康,所以即便我们没有得到正义之名带来的任何外在的好处,正义也依然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因为它让我们的生命之源——灵魂处在健康的状态之中。
为了成长、为了独立、为了进步、为了不再一成不变为了不受影响地,以自己的欲望、诉求、面目去生活。再多的爱,大多数时候只是爱我们心目中塑造出来的假想体,而不是真实的,对熊孩子同样受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