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共学《长物志》第133天

共学《长物志》第133天

作者: 顺其自然蕾 | 来源:发表于2022-09-17 06:38 被阅读0次

    共学《长物志》第133天2022年9月17日

    卷八《衣饰》

    【题解】

    文震亨追溯了历代服饰的样式规格,提出了穿衣服“必与时宜”的重要观点。回溯人类衣饰的发展史,每个时代都有各自的时尚,文震享对汉服、隋服、唐服、宋服、金元服以及明朝服饰各自的特点作了简要概括。对于“吾侪”的着装要求,文震亨提出“二要”“三不要”,要合时宜,要娴雅;不要是草野之民的穿着,不要是官员的穿着,不要与富豪之子争艳。达到的效果即:在城市有儒者之风,在山林有隐逸之气,追求文人阶层普遍的穿衣个性,这当然也是文人个性。

    基督教认为人类祖先原本是不穿衣服的,亚当和夏娃赤身裸体生活在伊甸园里,夏娃受到了蛇的诱惑偷吃了禁果,有了羞耻之心,才拿树叶串成衣服来遮羞。这个故事道出了衣服的一个最基本的功能:遮羞。后来衣服越发展功能越多,从遮羞到保暖,再到审美,后来和民族礼法等联系在了一起,衣服就有了多种情感的表述。例如,明初由于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明政府规定商人不能穿丝绸做的衣服,而且商人的全家都没有穿丝绸衣服的权利。封建社会礼法束缚严重,对女人穿衣服也限制甚严。随着文明的发展,衣服总算顺应了女人的天性,从包裹严实转到薄、透、露,保暖和遮羞功能退居二线,表达个性审美和职业属性开始走向前台。但文震亨所论的衣服针对的却是一个固定的男性群体,这个群体讲

    究衣着,更讲究着衣之人的风神与品味。

    【原文】

    衣冠制度,必与时宜,吾侪既不能披鹑带索①,又不当缀玉垂珠②,要须夏葛、冬裘,被服娴雅③,居城市有儒者之风,入山林有隐逸之象。若徒染五采④,饰文缋⑤,与铜山金穴之子⑥,侈靡斗丽,亦岂诗人粲粲衣服之习乎⑦?至于蝉冠朱衣⑧,方心田领⑨,玉佩朱履之为“汉服”也⑩;幞头大袍之为“隋服”也(11);纱帽圆领之为“唐服”也⑫;檐帽衫、深衣幅巾之为“宋服”也⑬;巾环领、帽子系腰之为“金元服’也⑭;方巾圆领之为“国朝服”也⑮,皆历代之制,非所敢轻议也。志《衣饰第八》。

    【注释】

    ①披鹑:披补缀之衣。带索:以草索为带。

    ②缀玉垂珠:官服上面佩戴的玉石制品和白珠。

    ③娴雅:沉静。

    ④五采:青、黄、赤、白、黑五色相间。

    ⑤文缋(huì):花纹图画。

    ⑥铜山:此指金钱、钱库。金穴:藏金之窟,喻豪富之家。

    ⑦粲粲:鲜明貌。

    ⑧蝉冠:汉代侍从官所戴的冠,上有蝉饰,并插貂尾。后泛指高官。朱衣:大红色公服。

    ⑨方心田领:当作“方心曲领”。衣服饰品,自汉代始有。

    ⑩玉佩:以玉为佩饰。朱履:红色的鞋子。

    (11)幞(fú)头:古代一种头巾。

    ⑫纱帽:贵人之服。

    ⑬檐帽:帽缘形如檐者。斓(lán)衫:进士及国子生、州县生之服。深衣:古代上衣、下裳相连缀的一种服装。幅巾:头巾。

    ⑭巾环:巾上所系之环。(zhuàn)领:滚领。

    ⑮方巾:方领大巾。

    【译文】

    服装的样式规格,要与时代相适宜,我辈既不能披补缀之衣,以草索为带,也不能缀玉垂珠,所以就应当夏天穿葛麻,冬天穿皮裘,衣着沉静文雅,居住在城市有儒者风度,闲居山林有隐逸之气象。如果一味追求服饰华丽多彩,与豪富之子争奢斗艳,这哪里是诗人衣着鲜明的宗旨呢?至于蝉冠朱衣,方心曲领,玉佩红鞋的为“汉服”;幞头大袍的为“隋服”;纱帽圆领的为“唐服”;檐帽裥衫、深衣幅巾的为“宋服”;巾环滚领、帽子系腰的为“金元服”;方巾圆领的为“国朝服”,这些都是历代服饰的规格,不敢随便议论。记《衣饰第八》。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共学《长物志》第133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zmsortx.html